第119章 猛龙过江(1/2)

作品:《逍遥侯

搞贸易,一是物流、一是钱流,更重要的是钱流。只要有了扎堆的往来客商流,李中易根本都不用担心,商人们不会自己找生意做。

二个月后,逍远津五文钱管饱的“盒饭”,已经在汴河上乘船经过的客商那里,叫响了字号。

盒饭的收益,也是节节攀升,从最早的一天只有几百文,发展到一天可赚三贯钱的纯利润。

就连逍远镇上,不想在家里烧火做饭的人家,都会隔三差五的带着全家老小,到逍远津来吃荤腥油水很足的“盒饭”,打打牙祭。

李中易心里很明确,柴荣在高平打败了契丹人之后,东京开封间隔战斗已经越来越远,贸易也会越来越发达。

逍远镇上的居民,目前已经有了成为市民的基础,男人们基础上白天在城里城外找活干,晚上带着钱粮回家交给浑家。

市民越多,贸易就会越发达,古今同此理。

这时,李中易的茶楼,以及批发市场的一期工程,已经全部竣工。

李中易别出心裁的,从津卡的木栅栏墙上,开了个大口子,直通批发市场内部。

到了此时,李中易的保税区的构想,完成了初步的建设任务,下面就是招商引店进来的大问题了。

()

李中易也不着急,只要来吃盒饭的商人,他都事先安排了专门引路的闲汉,把这些商人都带到茶楼里往。

让这些商人们,在吃完饭后。可以喝到便宜的热茶,消消食,聊聊天。谈谈生意,实在挺好的。

后来,李中易创造,商人们吃完饭后,基础上只和毛病交谈,对于陌生人上前搭讪,显得很警惕。

李中易立即意识到。他犯了主观性的毛病,于是私下里吩咐引路的闲汉,尽量把同行业的商人。领到同一个包厢四周。

同时,李中易安排手下的皂役,故意往盘问茶楼内的商人身份,包含行商所需的过所。以及货物过津卡纳税时盖的官府大印。并记载在册。

平时,商人们最怕的就是公差查过所和纳税证实,如今,官府帮着商人们确认了彼此的身份,他们反而更轻易彼此交换市场的情况。

黄景胜按照李中易的吩咐,也在暗中做着一件事情,凡是靠岸吃饭的客商,他都会主动上前搭讪。从商人的手上,把不同品类的商品。各买几样。

样品渐渐增多之后,黄景胜就在茶楼的对面搭了个硕大的棚子,把这些样品全都摆设进往,任由过的客商进来视察询价。

当黄景胜问李中易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李中易摇了摇折扣扇,轻声笑道:“一斤羊肉都要几百文钱,咱们家一天半只羊,开销太大啊!假如只赚几个茶钱和饭钱,我这不是白忙活了一场么?老黄,咱们要做就做开封四周最大的牙行,甚至直接买断一些畅销的货物,自己送货上门。”

见黄景胜还没太明确,李中易敲了敲手里的折扇,笑着说:“老黄,你见过蜘蛛怎么捕食的么?”

“先织好网,自等虫子落网。”黄景胜摸了摸脑袋,公子又要传授经商的可贵知识了。

李中易的嘴角微微一翘,说:“你说的一点没错,我现在就是想织起一张贸易贸易的大网,在控制了各地商品需求情况之后。或以牙人的身份,把需求卖给外地的商人,或自己直接往赚那个利润。”

“总而言之,近的处所,咱们就直接供货,远的处所,可以卖消息捞点零花钱。”李中易笑嘻嘻的把他的打算说了一遍。

实际上,除了保税区的批发交易之外,李中易更想承担类似于淘宝网的职能,不仅是商人们的交易平台,更成为商人付款的公证中心。

假如,顺利的延伸下往,李中易的理想状态,确定是把持周国金融血脉的银行雏形李氏银号。

有了银号的资金调度功效,李中易就完整可以运用金融杠杆,进步资金的利用率,把一文钱当作五文钱来应用。

嘿嘿,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官员真正懂得金融业的重要性,属于李中易的独门特技。

固然飞钱已经涌现,但是,功效却非常之单一,而且应用起来面很窄。

一旦让李中易搞出,按照现代金融机制建立起来的,笼罩全部大周疆域的李氏银号。

那么,李中易身为大周国第一财神的地位,必将牢不可破。

柴荣不是打仗缺钱么?找李中易的银号借呀。

柴荣不是缺乏粮食,难以保持长期作战么,李中易可以通过钱网和物流网,对粮草进行最有效率的调度。

要想获得一代雄主柴荣的赏识,李中易就必须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否则,将来还是个弃子的命运。

李中易在外面“上班”的时间一长,在家的时间自然就要短得多。

瓶儿担心李中易会养外室,就把芍药硬塞到了李中易的身旁,暗中监督着李中易,不让这位爷偷吃外面的野花。

李中易当然知道瓶儿的警惕思,不过,有芍药在身边陪着晚上解解闷,倒也不错。

芍药一个人在官舍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119章 猛龙过江,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