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吃拿卡要(1/2)

作品:《逍遥侯

王有德毕竟是在逍远津混了多年的津史,和开封、祥符两县公差,以及四周的里正都很熟悉,他不仅很快买到了牛肉,还和县衙的公差达成了私下的协议。

假如谁家的牛出了问题,申请官府确认宰杀的时候,只要公差来通知了王有德,一律给利益费三十文。

牛肉比羊肉便宜得多,假如能够得到长期的供给问题,很自然也就解决了荤菜以及荤油的起源。

羊身上的脂肪还是太少了,也太过精贵,分歧适大规模的炒菜、熬汤之用。相对而言,便宜很多的牛油,油水则要充分得多。

饭棚内的女厨师们,忙得热火朝天,劲头十足。

还不到中午吃饭的时间,王有德已经安排人乘渔船,在江上大声吆喝起来。

筹备的时间充分,中午一顿饭,就卖出了七百多份。由于货船增多,昨天没有找到多少活干的闲汉力夫,今天兜里也有钱买饭吃了。

就在王有德张罗着卖“盒饭”的时候,黄景胜已经偷偷的领着衙门里的公差和本地的里正,开端丈量逍远津四周的荒地。

这些荒地太过贫瘠,连蔬菜都无法种植,更别提种庄稼了,自然也就没有人前来购置,分辨回开封和祥符两县官府所有。

~~买地是很有讲究的,有白契(民契)和红契(官契)之分。

白契就是买卖双方私下里签定契约,没有到官府里过税。并不属于完整正当的土地交易。

不过,由于民间白契的大批存在,官府法不责众。一般也就是睁一眼闭一眼,算是默认了。

李中易目前的身份比较为难,四周的荒地又都回官府所有,所以必须签押盖有官府大印的红契。

黄景胜那可是混老了下层官场的老油条,不仅亲身安排马车往接县衙下来丈量荒地的三个公差,而且,私下里每人都塞了两贯钱。至于本地的地头蛇里正。黄景胜给得更多,三贯铜钱。

按照李中易的说法,当强龙吞不掉地头蛇的时候。就应当利益均沾,让大家都有点甜头。

到了地头后,负责丈量的一个官差,皱紧眉头说:“黄大官人。此地如此贫瘠。有必要买这么多地么?小人劝你一言,还是少买点吧?”

黄景胜笑着解释说:“我是想在本地做点小生意。”

“在这里做生意?”那公差别常惊奇的高低打量着黄景胜,严重猜忌他的脑袋是不是被门夹了。

黄景胜微微一笑,说:“到时候还要请端公多多照顾啊。”

“好说,好说。”那公差得了黄景胜的利益,自然是万事好说。

黄景胜心里暗笑,老子以前管大理狱的时候,人家送钱托他照顾牢里的支属。他也是这么信口雌黄的搪塞。

好说?没有银钱打点着,再好说的事。也得变成不好说!

千亩荒地固然不是个小数目,可是,两个县的十个公差,居然花了八天时间,才算是丈量完毕。

黄景胜心里很有数,这些公差们是惦记着他给的利益,故意拖延着进度,想多捞一点。

尽管如此,黄景胜天天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这些公差,丝毫也没有催促他们快点干活。

公差里也有明确人,对于黄景胜的豪放和慷慨,倒生出了几分好感。

按照李中易的吩咐,黄景胜显得很有耐心,人脉的瓜葛,需要时间往相处。

这些县衙里的小人物也许帮不了你的大忙,却可以在要害时刻坏你的大事,不可不防。

多栽花,总比到处栽刺,要强得多吧?

丈量完土地后,黄景胜在立界石的时候,有意往里边挪动了大约两丈的间隔。

公差们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他们丈量过无数的土地,只听说过多占多用的,却从没见过象黄景胜这样主动少拿地的“呆瓜”。

黄景胜想起李中易的郑重吩咐,也懒得多做解释,只是笑着说:“凡事留一线,将来好见面,在下尽对不会让诸位难做的。”

公差们纷纷挑起大拇指,七嘴八舌的夸赞黄景胜,说他行事光明磊落,豪放大气,不像某些土财主,石头缝里都要抠出钱来。

黄景胜只是笑,却不搭腔。祸从口出,是非只缘强出头的道理,即使李中易不交待,他也很明确。

里正和乡邻确认之后,黄景胜陪着公差们回县衙,缴纳了税款,拿回了盖有两县大印的红契,正式成为逍远津四周,最大的荒地地主。

“公子,买地的钱,加上税钱,折合一亩地五贯钱。衙门里的出价实际上是四贯钱一亩,按照您的吩咐,我抬高了价格收的地。”黄景胜具体的汇报了买地的过程。

李中易轻声笑道:“老黄啊,你做得很棒。咱们现在的处境不同,尽量不要让别人在钱财上捉住痛处。”

在这大周国,又没有道德风化的问题,李中易只要有钱,养上十个八个小妾,谁都管不着。

除了谋反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理由之外,昝居润那个伪道学,只可能从钱财方面进手。

和孟昶那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118章 吃拿卡要,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