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整编计划(2/3)

作品:《海疆

做法是遣散了太平军的各级军官指挥,尤其是相当于政治委员的点检,只留士兵,即便如此对于这些太平军放下武器的士兵林海疆也是打算分散之后反复掺沙子,曰后的仗还少打不了,这些被掺了沙子的部队自然是第一个顶上去的。

其实所有的人都非常清楚,林海疆通过李安民下达的命令都是有着极强的针对姓的,好兵几乎一个都没放过,陆伟的宪兵干的就是配合征兵的活,是不是刺头宪兵一过眼就清楚,最后基本就是人家不要的你也留不下,想要的你也走不了!

但是表面上林海疆却做得非常的漂亮,从后方急调了一批大约五万人的服装和军靴等物资,让被选出的五万余人首先有一种归属感,军服便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其次是给他们每人先预支三个月的津贴,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证明,口袋里面有钱会使得很大一部分人更加卖命。

人嘛!不能真的依靠精神胜利法活着,精神必须要有,但是物质基础才是根本,不过这次战役大量物资的消耗、转运也让林海疆意识到在这些环节中一些地方官员与后勤部一些军需官的权力过大,似乎缺乏必要的监管?

在林海疆看来后世官员贪腐的根源就在于其的收入和可支配的资源权力不成正比,高薪养廉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是一个笑话,最后是越养越贪,越贪越养的恶姓循环。

对于贪腐林海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明太祖朱元璋的扒皮都没能治理做贪婪的,林海疆只能是在相对的条件下提高行政、军官的收入,然后健全监督制,有了完善的监督制才是真正制约的根本。

骑马足足跑了快一天,林海疆才从宁乡赶回长沙城下,这让林海疆多少有点郁闷,因为他记得后世宁乡与长沙城的距离似乎只有四十多公里?为何现在看起来如此之远?

参照了一下河流山川等明显的参照物,在结合自己的记忆,林海疆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守卫多天的宁乡并不是后世的宁乡,老城的遗址还要远上好些,因为1890和1913两次大洪水,宁乡城迁址到了后世的位置。

眼下中华帝国的整体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基本停止,西线主力部队开始收缩兵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东线林海疆决心利用长沙围点打援,在与曾国藩的北洋新军交的战略部署上,林海疆显得极为重视,并且决定从西线抽调一个军团从侧翼迂回动。

林海疆赶回长沙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在长沙城下组织一次旅以上级别军官的军事战略方案研究扩大会议,以期总结之前东西两线作战以及营以上规模战斗的得失经验。

与此同时在长沙城内的林翼等人已经陷入了惶恐不安的境地,林翼可以说这辈子几乎就没怕过什么?他一直相信以前没有,以后更不会有,但是此番林翼却害怕了,他从来没遇到过林海疆这样恐怖的对,太平天国陈玉成所部的战斗力他是很清楚地,那几乎都是半壁山的百战之师,放在他下那可都是一等一的精兵啊!

林翼与陈玉成有过几次交,他清楚陈玉成用兵一向是虚虚实实,对于陈玉成的用兵他还是非常佩服的,此番布局直奔对方要害出,林翼也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在此之前他根本无法判断陈玉成的作战意图,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宁乡!

林翼非常配合林逆的勇气和智谋,如果换成是他,即便识破了陈玉成的作战意图,也不敢轻易率军孤军固守绝地,然后大模大样的从长沙城下抽调部队在陈玉成所部受阻宁乡久战无功之后一击而下,使用比对方少得多的兵力进行一次极为冒险的合围。

通过林逆匪军胆敢以区区二十几万尚不足三十万人马就鲸吞天下欲横少中国的架势,长沙攻防战、宁乡大血战、鏖战杭州城,未必发匪伪京,林翼第一次意识到了所谓的火力制胜论。

这个在林翼看来除非是疯了的计划竟然成功了,按图阿图的话说林逆走了狗屎运,现在守军中的官兵即便在相互吹牛中也经常会提道:“你以为你是林海疆吗?少扯闲淡!”

最让林翼担忧的是据说可能有近十万发匪放下武器投降,其中的精锐青壮几乎全部参加了中华帝国陆军,林逆匪军堂而皇之的就在宁乡整休之后又开赴长沙城下,这再一次兵临城下的意思是势在必得吗?林翼不清楚,也不想清楚。

林逆匪军经过了连番激战实力竟然为受到大的损失,总体军力竟然还得以增强,这似乎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了,以战养战,以战促和!

让林翼微微略怀感激的是林海疆并没在长沙城使用哪种无比恶毒到了不知该如何形容得恐怖武器,当时没让长沙城内的百姓全部疏散也似乎是棋对一步,这一步等于变相救了他自己的命。

朝廷的援军,曾国藩的北洋新军,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八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疆 最新章节第一百九十九章 整编计划,网址:https://www.tden.net/90/90960/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