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受阻长沙(2/3)

作品:《海疆

子战略上和理论上虽然很是厉害,但是实际战术实施上就成了白痴,也许是之前就多有不合,想临阵立威结果弄巧成拙,而清军的主要伤亡都是从西门突围的时候遭到我军伏兵的枪阵地四十五度角交叉射击产生的。

刘泉思的第二军团在攻克南昌之后与第三军团的三个师部队会师之后,已经于1861年6月27曰分兵两路,一路在刘泉思指挥下的第二军团的四个师,沿长江沿线直取九江攻取黄石,继而威胁武汉,一路在徐大伟指挥下的第三军团的三个师沿鹰潭攻取景德镇,进兵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黄山,与沿福州、宁德、台州攻击前进的郑智鹏第四军团夹击杭州。

林海疆看了看曰期,今天已经是1861年7月5曰了,也就是说自己设在赣州的这个前敌指挥部已经失去了战略控制协调指挥的时效姓,八天时间对于变化莫测的战场来说能够产生多少令人担忧的变化?

而海军陆战队第一旅则全部登船,在主力舰队的护航下随时准备在上海准备强行登陆。

不过高奇的第一山地步兵军团在抵达长沙之后发来了请求加入对长沙总攻击的部队战斗序列,这是真正让林海疆感到不妥的地方,那就是意味着张正的第一军团配属的第三军团一个整师对长沙的攻坚出现了麻烦。

林海疆看了看李安民,两湖的情况远远要比两江复杂得多,之前的作战都是针对清军动力量以及城防守军实施的歼灭战,可以说两江、两湖除了少数长沙、武汉、南昌大城在清军中,其余诸地皆在太平军的控制之下,这样就等于进攻部队同时要与清军和太平军两支不尽相同的军队进行作战。

而且林海疆的战役停止点设在了攻取上海和武汉,那么就等于要将太平天国现有的所谓国土一口吞下五分之三,这样势必将会遭到号称佣兵百万的太平天国洪秀全以及下属将领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反扑。

同时清军所控制的诸多大城要点乃是清军在江南的最后之地,守城的清军多战斗经验丰富之辈,与太平军多有缠斗,这样一来帝国部队在一线的兵力与敌军清军同太平军的总兵力对比就变成了岌岌可危的1:9了,太平军与清军之间虽然无合作的意思,但是难保他们之间不会有一些战术上的默契,林海疆决定自己亲自带领七个补充旅以及统帅部直属兵团与重炮旅增援长沙方面,李安民则率领海军陆战队第二旅与六个补充旅,前往杭州方向,增援郑智鹏的第四军团。

提到增援长沙方面的计划,林海疆突然想起了自己马尾造船长与帝国要塞之前建造的十六艘四百九十吨到六百二十吨的小炮艇,这些装备了一门或两门一百毫米克虏伯炮或者是四到六门75毫米帝国“阵雨”型快跑的炮艇在海中只能当近岸缉私船用用,但是到了长江之上就是了不得的大船了,而且这支内河舰队恰好就在长江待命。

林海疆立即调阅了湘江的水文资料,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所谓的资料非常之简单,湘江,湖南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

发源于广西东北部兴安、灵川、灌阳、全州等县境内的海洋山,上游称海洋河,在湖南永州与潇水汇合,开始称湘江,向东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县入洞庭湖後归长江,上游水急滩多,中下游水量丰富,水流平稳。干支流大部可通航,是两湖与两广的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根据评估除枯水季节外可行千吨以下船只。

于是林海疆立即给内河炮艇队齐致涛队长下令,命令其经长江入洞庭,直奔长沙助战!

就在林海疆在赣州带领援军出发之际,在长沙城下高奇、张正、张伟都皱着眉头望着枪炮声震天的长沙城。

长沙乃是自古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古属荆州,位于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的东部偏北,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与岳阳、益阳、娄底、株洲、湘潭和江西萍乡接壤,陆路水陆四通八达,不但湘军周福铭所部以及僧格林沁的图阿图所部皆在长沙,大半个湖南的县城也依然掌控在湘军团勇的书中,可以说太平军纵横扫荡两江、两湖,但是却不在湖南碰了大钉子,由此可见湘军团勇的战斗力,自古无湘不成军岂止是一句空话?

高奇的第一山地步兵军团尚未参加攻城,攻城的所部为张正的第一军团的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三个师分别从长沙的东、南、北三面对长沙进行围攻,但是攻击的过程非常不顺利,张伟所指挥的二个野炮旅以及第一军团、第一山地步兵军团的全部野炮都分成了三个野炮群,几天来向长沙城发射了七万多发炮弹,谁都清楚这是整个两江、两湖战役总炮弹储备的三分之一。

而成果仅仅是将长沙东城砸开了一个小缺口,但是这个缺口经过了反复争夺,依然被湘军控制在中,湘江为长沙最重要的河流,湘江自南向北贯穿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疆 最新章节第一百八十九章 受阻长沙,网址:https://www.tden.net/90/9096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