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2/4)
作品:《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批准a公司补贴申请,共补贴款项120万元,分两次拨付。合同签订日拨付60万元,结项验收时支付60万元如果不能通过验收,则不支付第二笔款项。
120x年1月1日,实际收到拨款60元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递延收益 600000
2自20x年1月1日至20x9年1月1日,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假设按年分配
借:递延收益 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00000
20x9年项目完工,假设通过验收,于5月1日实际收到拨付60万元
借:银行存款 6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600000
例1620x6年9月,公司按照有关规定,为其自主创新的某高新技术项目申报政府财政贴息,申报材料中表明该项目已于20x6年月启动,预计共需投入资金2000万元,项目期25年,已投入资金600万元。项目尚需新增投资1400万元,其中计划贷款800万元,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协议规定贷款年利率6,贷款期2年。经审核,20x6年11月政府批准拨付公司贴息资金0万元,分别在20x年10月和20x8年10月支付0万元和40元。
120x年10月实际收到贴息资金0万元
借:银行存款 00000
贷:递延收益 00000
220x年10月起,在项目期内分配递延收益假设按月分配
借:递延收益 25000
贷;营业外收入 25000
20x8年10月实际收到贴息资金40万元
借:银行存款 4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400000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少见,如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财政拨款、固定资产专门借款的财政贴息等,一般应当分步处理:
第一步,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计量,确认资产银行存款和递延收益。
第二步,企业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该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第三步,该长期资产交付使用。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1递延收益分配的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2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例120x1年1月5日,政府拨付a企业45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20x1年1月1,a企业购入大型设备假设不需安装,实际成本为480万元,其中0万元以自有资金支付,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无残值。20x9年2月1日,a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1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20x1年1月5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4500000
贷:递延收益 4500000
220x1年1月1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4800000
贷:银行存款 4800000
自20x1年2月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计提折旧,同时分摊递延收益
1计提折旧
借:研发支出 40000
贷;累计折旧 40000
2分摊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5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
20x9年2月1日出售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1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960000
累计折旧 840000
贷:固定资产 4800000
借:银行存款 12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60000
营业外收入 240000
2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最新章节第49节,网址:https://www.tden.net/72/728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