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渡海东进(1/2)

作品:《逍遥侯

b; 耶律瓶见李中易点了头,便扔了手里的小刀,转身朝内室走往,李中易在李云潇的周密掩护之下,跟了进往。顶点小说23更新最快

院子里的仆人们都被赶得远远的,他们不明确李中易和耶律瓶谈了些什么,只知道这位契丹公主终极留在了榆关。

翌日凌晨,天刚蒙蒙亮,榆关以东十里的新建码头上,将士们在各自军官的束缚之下,整洁的列队等候登船。

李中易骑在“血杀”的背上,挥鞭指向东南方向,笑眯眯的说:“海东之蕞尔小邦,竟敢号称三千里锦绣山河,实在是可笑荒谬之极!”

“恭喜主公,老天有意相助我等,洋面并没有封冻。”参议司检校副都指挥使何大贝冷冷的一笑,他抬手在划了个圈,“抢……不……拿光……哼,都是咱们的。”

随行的宋云祥露出会心的笑脸,轻声道:“以一国之力养十万精兵尽够了,道贺主公大事可成矣!”

李中易斜眼看了看宋云祥,这家伙话里有话,弦外音异常之分明,显然是由于李家军的茁壮成长而起了拥立之心。

自古以来,功高,莫过于拥立和护驾!

李中易实在很可以懂得老部下们盼看水涨船高的念想,只是,假如策划不周到,导致全部中原腴膏之地,变成腐烂一片的战乱源头,那就极其得不偿失了!

客观的说,赵老二利用陈桥兵变的空档,轻而易举的占领了开封城,算是最大限度的保存了富庶中原的元气。

如今的形势异常之奥妙,赵匡胤带领八万禁军,击退了北汉和契丹联军之后,已经顺利的南回开封。

几乎同时回到开封的韩通,控制着侍卫亲军司的兵权,麾下亦有十余万兵马。

韩、赵二人的兵力加在一起,足有二十余万之众,尽对不可小觑之!

李中易目前固然控制了不下十万之众,可是,郭怀的三万灵州军远在西北,远水解不了近渴。

周道中的两万水师兵马,其陆战的实力不容乐观,顶多也就起个机动运输或是守城的作用。

李中易亲身带领的五万精锐,杨烈的两万官兵被契丹人牵制在了榆关,满打满算,李中易目前可以用得上的不过区区三万精锐而已。

当然了,李中易也不是完整处于劣势,迅速调兵从海上回开封,水师的机动能力至关重要。

同时,李勇手下的一万多练习有素的骑兵,假如运用得当,完整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妙用。

不管是赵匡胤也好,韩通也罢,他们手头的骑兵气力,几乎不值一提。

至于府州折家和麟州杨家这两个盟友,由于间隔开封这个腹心之地实在太远,只要他们到时候能够起到必定的偏师牵制作用,也就算是功德美满了!

打铁还要自身硬,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一直是李中易遵行不悖的行动准则。

李中易和身边的亲信重将们安闲的说说笑笑,四周的气氛也很轻松,就连一贯不苟言笑的宋云祥,也有了开玩笑的闲心。

自从有了参议司及其分司之后,各军的主将都从繁琐的日常军务之中脱身出来,他们可以专心致志的思考排兵布阵的各项作战事宜。

在未开战的时候,各军的主将们也不需要劳心操心,事事亲历亲为。此前,一应的后勤补给、应急打算都由参议司制定完成,安排了下往,事事都有人管,并且明确的责任到人。

所以,大家倒也无甚挂念,乐得陪着李中易谈笑风声。

毕竟,傻子都知道,在主公眼前露脸,比战场上捞取战功更为重要。

军规固然是明摆着的,无战功不提升,可是,具体到某次战斗或是战斗,派谁不派谁,那可是大有讲究滴!

何大贝至今都清楚的记得,李中易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机会永远留给有筹备的人!

平时不在统帅眼前经常露个脸,说说话,到了要害时刻,谁知道你算老几?

更重要的是,由于李中易刻意履行标准化的练习作战模式,主将的指挥能力尽管有强弱,却也变得日益不那么的重要了。

有了参议司这种专业的顾问机构,很多战斗或是战斗,只要是主将级别的指挥官,实在派谁往,成果都不可能太过于离谱。

老话说得好,夫战,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参议司干的就是准确算计的活计。

战旗飘摇,金风烈烈,水师的战船陆续靠岸,又满载着将士们驶离了码头。

李中易看着一匹匹被牵上大船的战马,不由微微一叹,开玩笑说:“想当年,咱们和赵老二玩捉迷躲游戏的时候,这种上等的好马那可是半匹都没有啊。”

在场的人里边,刘贺扬和廖山河来自于朝廷的禁军系统,没有经历过当初李中易和赵匡胤周旋的那一幕,他们俩只是彼此对视了一眼,持续闷头没吭声。

宋云祥和何大贝都是灵州时代投奔李中易的亲信,他们自然也不好插话,有些时候资格这玩意,还真是命中注定的需要机会。

自从李中易军兴以来,李云潇就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749章 渡海东进,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