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好戏开场(1/2)

作品:《逍遥侯

b; 榆关城下,受命驻守于此的宋云祥,笑眯眯的把李中易迎进了城内。顶点小说.23更新最快

“相帅,下次大捷之前,可不能再把末将留在后头享福了啊!”宋云祥拐弯抹角的马屁,拍得李中易浑身舒坦。

下次大捷,嘿嘿,亏宋士光说得出口,李中易心下大乐,指着宋云祥笑道:“等新军整编之后,总少不了你的一份。”

宋云祥闻言大喜,他固然得了李中易的赏识,委以检校参议司都指挥使的重任,可是,资的短板也异常之明显:他一直任幕僚之职,从来没有独立率部,指挥过大的战斗。

李中易的暗示很明确,此次大获全胜之后,练习的新军确定要重新编组,到那个时候,宋云祥便会成为一军之主帅。

宋云祥是个明确人,参议司的主官再怎么收器重,毕竟还是比杨烈等一军之都指挥使,差了不止一筹。

更重要的是,宋云祥听懂了李中易的潜台词,李家军在狂胜草原各部之后,既然纸里已经包不住火,不如索性把实力壮大起来,让朝廷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日前,朝廷下诏大肆封赏杨烈等各军之首,命他们别立新军,显然是想挑拨离间,掣肘李中易。

宋云祥想到这里,不由冷冷一笑,李家军的建制基础决定了,没有全部镇抚系统的参与,即使杨烈等人想谋反,也调不动一兵一卒,朝廷必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中易被众将簇拥着进了榆关总管府,再次故地重游,自有另一番滋味在心头。

此地便是后代著名的“山海关”,李中易之所以安排宋云祥驻守于此关,目标实在很明确:不想走了。

榆关是控扼契丹国南京道和中京道接洽的咽喉要道,李家军只要长期盘踞此地,就即是是切断了南京道和东北大平原上草原各部的接洽。

这榆关的地势十分险要,想当年,全盛时代的女真鞑子携缉获的红衣大炮都没攻破此关,更何况蓝本就不擅长攻城战的契丹人呢?

当李中易说出了想法之后,众将纷纷叫好,唯独杨烈沉吟片刻,却说:“恩师莫不是想从高丽国就近取粮?”

李中易高高的翘起嘴角,深深的看了眼杨烈,他这个徒弟经过这么些年的磨砺,仿佛躲于匣内的神兵宝刃,终露锋芒!

从高丽国就近取粮,咦,宋云祥不动声色的扫视全场一周,却见众将的脸色一个个诡异莫测,眼珠子转得飞快。

李中易已经察觉到了众人的不妥之处,他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裸露心坎的真实想法,随即淡淡的说:“我已上奏朝廷,恳求派军把守榆关,一则拱卫京畿,一则分契丹人之军力,毋使其倾力南下。”

杨烈被李中易凌厉的眼神的扫到,他抿了抿嘴唇,把头一低,脸上露出一丝莫名的微笑。

李中易素来知道,杨烈是个话非常少的男人,他要么不说话,要么一语中的。

既然,杨烈当众道出了李中易打算已久的驻军打算,李中易岂能不知,杨烈竟然和左子光一样的心思,暗示他自立的机会已到。

旁人也不许不知道榆关的要害,在场的重将们都是看惯了军用沙盘,精通作战地形的高级将领,他们岂能不知道,守关必有粮的常识。

廖山河偷眼看了看左右的同寅们,他惊奇的创造,一向态度有些模棱两可的刘贺扬,竟然大睁着两眼,炯炯有神的盯在李中易身上。

眼珠子微微一转,廖山河随即了然,从龙之功,何其诱*人,就连全家老小都在开封的刘贺扬,也难免心动难忍啊。

说实话,李中易固然有了大目标,却不认为如今便是最佳机会。

可是,人在庙堂,身不由己,随着实力的膨胀,权威的日益尊崇,李家军的大将们渐有按捺不住之势。

即使以李中易如今的声威,竟也有些忌惮双面刃反噬之祸,不得不作出了必定让步,给众将留下无穷的遐想空间。

直到现在,李中易终于亲身懂得到了,赵老二于陈桥兵变时,“被迫”黄袍加身的那份无奈!

玩政治,实在就是分果果的游戏,拥有分配资格的必须是实力最牛的那一个,可以断定分配规矩。

问题是,要想坐稳那把举世无双的金交椅,不仅需要分配果果,更需要分得公道,分得均衡。

客观的说,假如仅仅只有少部分亲信重将支撑李中易上位,李中易倒毋须太过器重。可是,眼下的局面,竟是万众一心的格式,由不得他不郑重从事。

于是,分兵驻守榆关,便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让步之策,暂时化解了李中易身上遭遇的上拱压力。

直到此时此刻,宋云祥瞬间领悟到了李中易让他另立一军的良苦居心:增长新鲜气力,制衡老部下们的蠢蠢之心。

宋云祥心里非常明确,李中易在他亲手建立的李家军中,权威之高令人瞠乎其后,军中重将哪一个不是李中易一手提拔起来的?

可是,人往高处走,水朝低处流,逆水行船,不进则退,老部下们想更上层楼的私心,在宋云祥看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740章 好戏开场,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