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人算不如天算(1/2)

作品:《逍遥侯

此时的政事堂内,也早已乱成了一锅粥,在朝的六位相公,齐聚一堂共商对策。

当朝宰相竟然杀人逃跑,无论放到哪个时代,都尽对是骇人听闻的,捅破天的大事!

按照政事堂的分工,吴廷祚平日里顶多也就是分管水利方面的事务,位虽高权却很轻。

另外,吴廷祚不属于符太后或是范质之中的任何一派,所以,他的态度相对中立很多。

吴廷祚一直安静的坐在那里,喝茶看热烈,并没有主动掺合进往的想法。

现场,和吴廷祚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魏仁浦魏相公,以及滑阳郡王李琼,李老相公。

政事堂的主公事厅,也就是首相公事厅内,就见李谷伙同王溥,肆无忌惮的围攻首相范质。

李谷冷笑道:“范相公,假如不是你逝世扣住李筠不许走,又怎么会闹出本日之大事呢?”

“李筠固然早蓄异志,可是,主政者若是比逼迫得太狠了,岂有本日之祸?”王溥眯起两眼,紧随着李谷的步伐,阴阳怪气的添油加醋。

范质毕竟是范质,他淡淡的一笑,说:“留李筠在京中为相,辅理朝政,乃是先帝的遗诏。难道,先帝刚刚龙驭宾天,遗诏就不算数了么?”

一直闭着双眼的李琼,闻听此话,不由睁开眼睛,深深的看了范质一眼。

那句老话叫作什么来着?姜毕竟是老的辣啊!

李琼自从兵败于林虎子之手后,骤然从云端跌至谷底,尝尽了世态炎凉!

为家族的未来计,李琼甚至放下自尊,打算把嫡亲的孙女李七娘嫁给李中易为妾。

幸好,李中易是个重情义的人,并没有由于好色,就答应这段不怎么和谐的姻缘。

柴荣临终前留下的遗诏,让李琼荣登政事堂之门,成为八相之一,委曲算是挽回了一点颜面。

可是,“过山车”一般的经,让李琼大彻大悟,没有实力的所谓相公,不过是混吃等逝世罢了。

当初兵败落难之时,李琼以前的老部下们,一个个避之惟恐不及,生怕和李琼保持来往,惹恼了天子。

等到李琼成了宰相之后,这些老部下们仿佛前事没产生过一样,居然一个个又厚着脸皮主动上门送礼。

其中的世态炎凉,人间冷热,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会有最深进的领会!

磨难使人苏醒,一起共过生逝世的老部下们都靠不住,夫复何言?

所以,李琼自从进了公事厅之后,一直秉承着只带耳朵,没带嘴巴的原则,三缄其口充当闷嘴葫芦。

魏仁浦魏相公,他冷眼旁观李谷和王溥合伙围攻范质,并不是完整不想掺合,而是别有一番心思。

朝中诸相,除了领兵在外打仗的李中易,以及公然杀禁军叛逃的李筠之外,也就剩下厅内的六个人了。

范质那是首相,独揽着全部政事堂的实权,不容任何人觊觎。

李谷和王溥,早在先帝主政时代,已经和范质结下了无法化解的梁子,属于不是你逝世就是我活的竞争关系,尽无转圜的余地。

魏仁浦曾经仔细揣摩过朝局,假如说,李谷、王溥和范质斗得两败俱伤,那么最有可能受益的会是哪些人呢?

李琼的年纪太大,他不过是先帝耍弄权术,故意摆进政事堂的搅屎棍罢了,不可能接任首相。

吴廷祚,固然是个老成稳重的旧臣,以前柴荣出征时,他曾两次就任东京留守,可谓深受先帝的信任。

只不过,吴廷祚被范质所排挤,新君即位之后,他少有接触符太后的机会。

至于李中易嘛,嘿嘿,如今傻子都看得出来,他领军回京之日,便是被削弱实力之时。

魏仁浦心里比谁都明确,李中易的战功越显赫,就越会被符太后所忌惮。

后周太祖郭威靠啥起家做天子的?功高震主的李中易,很自然会被排除在首相的候选名单之外,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老谋深算的魏仁浦,算盘珠子拨过来扒过往,把一切都算尽了,终极得出结论,他魏某人继任首相的可能性显然最大。

有鉴于此,魏仁浦尽对不会糟践口舌,掺合到本不该掺合的危局之中。

六位相公,三位不说话,另外一半斗成了一锅粥,局面别提多糟糕了!

“范相公,先帝的遗诏自然具有无上的权威,就怕有人故意扯起鸡毛当大旗,别有居心。”

李谷这话一出口,连王溥都感到过了,他赶忙帮着打圆场,拱着手说:“先帝早就看出李筠乃是狼子野心之辈,故留下遗命,羁縻李筠于京城。谁曾想,李筠太过狡猾,心狠手毒,竟敢杀禁军反出京城,实在是十恶不赦。”

李琼有些惊奇的看向王溥,此公啥时候变得如此的伶牙俐齿,他帮李谷打的圆场俏丽之极,简直是无可挑剔。

说来也是偶合,吴廷祚对王溥的为人却知之甚深。不夸张的说,他对王溥的懂得,远远超过在座的诸公,也包含李谷在内。

王溥,字齐物,并州人。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7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