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赡养令(1/2)

作品:《逍遥侯

“咳,香帅,应当是大胜,不,是狂胜才对。”郭怀作为众军官的代表,主动出列,想纠正李中易的毛病观念。

“哦,为何?”李中易有些奇怪地反问郭怀。

郭怀干笑两声,解释说:“香帅有所不知,按照军中的惯例,假如杀敌一千自损三百,就已经算是大胜了。末将带兵出寨追击敌军,在返程的时候,虽未具体点算,估摸着弟兄们至少带回了一千多颗首领,再加上此前射杀的200多敌军……”

李中易有些不信。可是,报功的士兵们,把带来的首领扔到大帐之外时,面目狰狞血腥味很重的人头,堆得象座小山包,几乎快要漫过高耸的棱堡。

终极,临时充当军法官的黄景胜,大声发布说:“此战共计斩首一千二百三十九颗,我军战逝世者合计四十八名。更何况,敌军兵马远多于我军,此乃彻头彻尾的完胜也。”

1239:39,如此悬殊的交换比,确实令初次上战场的李中易,很有些惊喜。

“受伤的怎么盘算?”李中易浑然忘记了,他正对面的帐外,堆满了首领。

“禀香帅,按照军中的惯例,受伤的士兵,不计进战报。只要打赢了,就可以按照编制,随时随地自行补充。”姚洪拱手叉拳* ,一本正经地做了答复。

李中易有些兴奋的情绪,渐渐的冷却下来。敢情,这个时代的统治阶层,完整没有把受伤的士兵,当作人看的观念,连战报里都不许提。

“别的部队,我管不着,不过嘛,在老子的麾下,每一个士兵都是可贵。”李中易霍地站起身,厉声喝道,“传我的令,凡是伤残的士卒,以后都回老子养活了。只要老子的锅里有一口干饭,就少不了他的碗里有一口稀粥。”

“姚洪,你往,把老子的原话告诉弟兄们。”李中易忽然来了情绪,“再传一道令:凡是战逝世的兄弟,每人给良田二十亩,每月另发钱一贯。从此以后,他们的父母,就是老子的父母,他们的妻儿,就是老子的嫂侄。”

固然李中易满嘴粗话,一口一个老子,但是,站在大帐里的所有军官,眼里都含满了泪水,景仰的看着他们的统帅。

他们也都是从小卒开端,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才有了今天地位。

普通小卒的哀惨遭遇,他们谁都心里明确,所以,李中易的承诺一出口,大家都感同身受。

终极,有人带头哭出了声,紧接着,大帐里哭声一片,直让守在外面的牙兵们,惊愕莫名。

当姚洪站在寨墙上,一遍又一遍地转达了李中易的供养令时,全部乡军大营,就象是烧得滚开的沸水,居然是哭声一片。

就算是李中易不懂打仗,也心里明确,三军痛哭,乃是大忌。

就在李中易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大帐外面,忽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吼声,“香帅啊,您比俺们的亲爹还要亲呐……”

李中易久久无语,心里很有些愁闷,老子有那么老么?

实际上,李中易这个现代人的灵魂,根本没有意识到,三纲五常对于草民们的宏大毒害作用。

天地君亲师,天和地都是假的,君王自然最大,其次是父母,最后才是老师。

就算是帐外那些蓝本的土农民,没有读过一天书,也被上一代人用灌输了满头脑的孝道。

这个时代的农业生产力极端低下,又没有五险一金,农民老了之后,最担心的就是没饭吃,没钱看病,没人在床前照顾。

咳,和现代共和国,读书难,买房难,看病难,养老难,这几座压得屁民快要喘不过气来的大山,实在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养儿防老,这个流传至今的老观念,正是中国的农耕民族,由于对未来的担心,逐步形成的合乎经济规律的古代保险观念。

所以,三军集体把李中易当爹看待,实在正好合乎这个时代最大的道德:百善孝为先!

古人实在是太纯朴了,稍微给一点点甜头,就感谢得五体投地。

换作是现代社会,那就是范例的狼的社会。类似,斗米恩,石米仇,这些恩将仇报的破事,屡屡在亲朋好友之间上演,令人只得感叹世风日下。

三军感佩李大帅,众皆拜服,可是,黄景胜的想法却颇有不同:区区一点小钱,居然就收买了如此多的人心,公子啊,俺对您的敬佩之情,如同滔滔的嘉陵江水,绵绵不尽呐。

晚上,蜀军大营里,灯火通明。除了在寨墙上值守的战士,以及远远放出往警惕敌情的斥候队以外,大家都高兴奋兴的聚在一起,一边嚼着丰富的庆功大餐,一边彼此分享着初战就大获狂胜的喜悦心情。

三国演义里面,涌现过太多的敌人夜袭的画面,李中易已经吃过火攻的亏,再也不敢马虎大意,所以,庆功宴依然全面禁酒。

李中易为此专门放了狠话,谁敢沾酒,杀无赦。

就在蜀军欢庆的时候,周军的大营里面,却是一片愁云惨雾。

硬抢到攻山任务的高聪,险些被蜀军的追兵给砍了脑袋,幸好友军及时来援,挡住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59章 赡养令,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