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难堪(1/2)

作品:《逍遥侯

抛弃掉了一切累赘之后,李家军借助于契丹好马的帮忙,其前进的步伐,比此前更快了不止一倍。

身披毡衣的折从阮,看着同样穿着毡衣,背着背囊,肩扛长枪的李家军将士们,暗暗点头不已:平日里有了筹备,战时才可能机动机动至极。

在折从阮看来,李中易的基础军事素养,比之从小就浸淫于军事的折家儿郎,实在并不是那么的特别出众。

可是,李中易一手创立的军事练习系统,后勤保障系统,以及作战参议系统,外加精锐的哨探的系统,却确保了李家军从成功走向成功。

和党项人,以及契丹人打过无数次仗的折从阮,他心里很明确,契丹人或是党项人,最大的上风有两条:其一是宏大的机动力上风,其二是毋须依附后方长途转运的后勤上风。

李家军拥有了大批的契丹好马之后,契丹人显然已经失往了机动力方面的尽对上风,这就必定导致一个成果:李家军的行踪很难让契丹人及时捕捉到。

另外,据折从阮的近间隔视察,李家军即使是在国境内的正常行军,也必定会提前准备好七天左右的烙饼。

这就确保了,李家军在短时间内不需要担心行军过程中吃饭难的弱点,可以更方便的与契丹人周旋。

除此之外,李家军中层出不穷的新式“大杀器”,令折从阮不仅大开眼界,更暗暗心惊不已。

不到两万人的李家军,其战力已经如此的强悍,假如扩大到了十万人,谁可敌?

时至本日,折从阮有理由信任,任何一支契丹人的精锐兵马,都很难在阵地战中,占到李中易的便宜。

以往的诸多战例,实在也证实了折从阮的断定,中原政权的部队,之所以屡屡败于契丹人,大多数的情况是由于粮道或是水源被断。

短暂停留于大陆泽这座小湖泊的时候,由于,哨探营临时征集的船只,并不足以装载所有兵马,李中易断然拍板,民壮们上船,战兵们骑马沿着北岸前进。

折从阮再一次从李中易的身上,创造了和凡人明显的不同之处,按照史书上的说法,李中易的这种行动,实在充分体现了民为贵的孟子思想。

面对折从阮的问题,李中易只是淡淡的说:“民壮并无丝毫的战斗力,与其让他们在陆地上,面对不可测的契丹骑兵进攻,不如将他们搁到船上,免得给雄师添乱。”

本来如此,折从阮抬手拍了拍脑门子,好一个狡猾的李无咎,此举可谓是既有面子,又得了里子。

折从阮耳内听着民壮们欢天喜地的谢恩声,心里想的却是,上苍必定要保佑他的外孙儿,平平安安。

左子光和杨烈并辔而行,他挥动着手里的马鞭,笑嘻嘻的说:“老师不愧是收买人心的尽顶大家,你看看这些人,嘿嘿,正好是咱们家扩充兵马的后备军呐。”

杨烈一边叹息,一边摇着头,说:“你呀,你呀,老师就是偏心眼,不舍得狠狠的处分你,让你持续在这里信口开河。”

左子光眉心一挑,脸上露出诡秘的笑脸,凑到杨烈的耳旁,小声嘀咕说:“老师他老人家若是收拾了我,谁来替咱们家往抢各种宝贝呀?”

杨烈闻言后,不禁苦笑了一声,左子光在带兵方面,确实少了禀赋,充其量也就胜任一军指挥使。

可是,论及耍诡计诡计,玩鬼心眼子,下手之狠辣,杨烈自问,他赶不上左子光的半只脚。

杨烈和左子光,这一正一邪,两个徒弟联合起来,恰好构成了李中易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面向。

慈不能掌兵,暴不能抚民,实在就是阐释了外圣内王的逻辑:法、儒两道交替运用,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宝贝。

李中易从不认为他是所谓的巨大政治家,他不过是个有血有肉,既有些理想,又残留着特权意识的成熟型政客而已。

小到一个团体,大到全部国家,都不能一根筋,必须根据不同的局面,采用相应的对策。

理想主义,在以丛林法则为基础的世界里,和理想、狂妄、疯子,实在没什么两样!

杨烈会打仗,左子光会弄鬼,正好是一对尽配,他们都是李中易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民壮们纷纷登船之后,将蓝本就泥泞狭窄的道路,给让了出来,骑马前进的李家军,变得更加的机动机动。

实际上,被契丹人俘虏的这些民壮,大多都擅长骑马。只不过,他们没有经过严格的练习,指挥调度起来,难度颇大。让他们骑马,不仅无益,反而拖慢了全部雄师的进度。

这么一来,李家军乘马在漳水的北岸疾驰而行,民壮们在纤夫的协助下,乘船溯河而上,齐头并进,速度异常之迅速。

这么大的队伍,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逃过沿途所有契丹哨探的线人,李中易有理由信任,耶律休哥确定会得到消息的,就看时间的早晚了。

雄师行经冀州、深州,一路抵达了北运河中部的沧州。沧州刺史田隆,和李筠是亲家,李中易和李筠没啥交情,所以,他没打算和田隆应酬,只是利用原地休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631章 难堪,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