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反击(六千大章,求月票)(1/4)

作品:《逍遥侯

大朝会不过是礼节性质的繁文缛节罢了,真正决定国家命运的决策,一直由政事堂的相公们集议。fqxsw

在群臣亮了相之后,符皇后牵着皇太子的小手,离了御座,返回大内深宫。

上朝的时候,相公们后来先至;散朝之后,群臣们皆留在原位没动,让相公们先走。

范质率先转身,迈着四方步,第一个踱出大庆殿。其余诸位相公,除了远在南方征战的李琼之外,也都各按班次,慢步随行。

李中易抬腿迈出大庆殿的一瞬间,一股子凉风,迎面袭来,他不禁微微吸了口吻,冬天快要来了。

大庆殿的一侧,内侍们牵着相公的马,静静的伺候在一旁。

李中易默默的走到马旁,眼神却不由自主的瞟向了范质那一边。

也许是出于优遇相的特别恩惠,政事堂八相之中,只有范质享受着“肩舆”的高待遇,其余诸相只能骑马。

肩舆,通俗点说,就是没有遮盖的肩舆。

范质登舆之后,四名膀阔腰圆的力士,一起用力,将粗粗的木杠,架到肩上。

李中易默默的骑上马,任由小内侍手牵马缰,追随着相公们的队伍,返回政事堂。

回到政事堂内,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杨炯,十分恭敬的将李中易迎进了一间大约五十平米的公事厅内。

公事厅分为内外两间,李中易走进热和如春的内间,仔细的打量着室内的摆设。

杨炯客气的解释说:“李相公,此地是范相公亲身替你挑选的公事厅。范相公吩咐过下官,相公您的一应需要,皆可满足。”

李中易实在是个不爱好折腾的家伙。他的办公请求实在并不高,有张桌子,椅子舒适一些。再有把可以斜靠在上面,看奏折的贵妃椅。就齐活了。

至于书架,以及显示有文化的经史子集,摆不摆,也就那么回事。

在满朝的文官眼中,李中易这个暴户,也就是个只识字,却不通经书的半文盲。

就在刚才,李中易进门之前。恰好对上了李筠那爱慕嫉妒恨的眼神。

李中易固然不知道详情,却也明确,范质给他安排的这间公事厅,多半有问题。

以前,李中易还是参知政事的时候,固然经常来往于政事堂和开封府之间,却碍着忌讳,每次都只往议事厅内。

规矩就规矩,李中易这个不坐班,不签押的副相。也没必要往惹真宰相们。

如今却不同了,李中易已经提升为真宰相。按照宰相轮值制度,只要是他坐班值守。当天政事堂内的一应公文要想生效,离不开他的签字画押。

以前的三相秉政时代,政事堂当日布的政令,至少需要两位相公亲笔签押,才算是正当的正式公文。

至于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手续就更加复杂,必须有陛下的御批,外加两相的签押,拿回宫中用玺之后。方为正式的人事敕牒。

李中易虽不掌印,从此以后却拥有了至关重要的签押权。只此一项,就足以威慑群臣不敢造次。

当然了。如今是范质当权,重大的人事任免问题,李中易不可一言决之,甚至还会被架空权利。

架空的方法也很简略,李中易当班轮值的那一天,不处理重要人事问题即可。

实际上,李中易以前当副院长的时候,一把手为了恶心对手,也为减轻阻力,往往会故意趁常务副院长出差,或是党校学习的空档,召开临时党委会,拍板定下人事调剂的方案。

国朝的政治手段,玩了几千年,实际上,玩来玩往,不过换汤不换药的花招而已。在现代社会生的很多算计,基础上都可以在史书之中,找到原型。

赵匡胤没有篡位之前,范质也是独揽政事堂内的大权,威风不可一世。

只惋惜,陈桥驿兵变之后,在丘八们的刀枪威慑之下,自满的范相公,为了身家生命,也不得不低下尊贵的脑袋,俯称臣。

须知,笑到最后的那个家伙,才是最酸爽的成功者!

对于范质有意或是无意的挑拨,李中易压根就没放在心上,李筠想要误会,就随他往罢。

回根到底,有枪的才是大爷,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据杨炯的先容,政事堂内的诸位相公,皆享受着高福利的优厚待遇。

以李中易这个第八相为例,他在政事堂内,不仅享有独立的公事厅,而且外间尚有八位堂后官轮班伺候着。

按照李中易的懂得,外间办公的堂后官,恐怕就是服务于长的秘书吧?

这八位堂后官,分辨负责连接仪仗、政事堂内五房,相公之间的传话,誊抄公文等各项服务性质的公务。

相公身边无小事,在外人看来,马马虎虎的一件事,也许就是了不得的通天大事。fqxsw

另外,身为真宰相,李中易还享受着堂内厨房小灶点餐的待遇,一应开销均由朝廷报销。

能够做到宰相的大能人,大多尊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习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496章 反击(六千大章,求月票),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