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投靠(1/2)

作品:《逍遥侯

凌晨,李中易按照以前的惯例,早早醒来,打算往了上房,拜见父亲和母亲。

竹儿小娘子昨晚流了不少血,身子发虚,依然酣睡如故。

李中易轻手轻脚的起身,缓缓拉开房门,连连摆手,禁止了门前婢女的问安。

洗漱已毕,李中易更衣之后,一边抬腿往上房那边走,一边吩咐身边的婢女,“警惕伺候着,毋要惊动了屋里的竹姨娘。”

在上房拜见过父母之后,李达和摆手让座,笑道:“自家骨肉,我儿毋须多礼,坐吧。”

李中易心中感到诧异,昨日他回来的时候,老爷子还端着老太公的架子,受了他的大礼,今儿个难道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么?

“大人和母亲眼前,哪有孩儿的座位?”李中易知道李达和一向推重儒门的礼节,他虚意推托一下,想看看李达和的真实想法。

薛夫人舍不得儿子为难,她笑眯眯的插话说:“有你这么个大好汉儿子,你阿耶心里兴奋,让你坐,你坐下便是。”

看来,是大败契丹之功,让李达和心情很好,李中易心里有了数,也就不慌不忙的坐到了父母的下首。

李达和拈须笑道:“大郎替朝廷出身进逝世,此番回家,定要多多注意身⊕7,..子骨。”

一如既往的蕴藉,可是,李达和那真诚的爱护,却做不得假。

薛夫人却顾不得那么多,她侧头,掩袖。抹了把脸颊,红着眼说:“再不许你出门这么久。”

李中易暗暗叹了口吻。人在庙堂,哪能如此为所欲为呢?

为了安慰极度思儿的母亲。李中易露出残暴的笑脸,轻声说:“母亲,孩儿恐怕真要在京歇息一段时日了。”

“真的?”薛夫人瞪着两眼,仔细的探察着李中易的神态,惟恐他没说真话。

“千真万确。”李中易故意露出漏洞,作出贪财的样子,就是想给柴荣留下功高不赏的空间。

论爵位,李中易已是郡公;论官职,他乃参知政事;尤其可怕的是。李中易的今年不过二十来岁而已。

晚唐以降,论及异族国战之功,李中易当仁不让,必须坐上头把交椅。他若居于第二,谁敢称第一?

“有大郎支撑门户,我李家之旺盛,指日可待。”李达和摸着胡须,字斟句酌的说,“不过。二郎的学业时进时退,令人难以放心得下。不如,请一位名师,悉心教导一番?”

李中易明确了。父亲既兴奋于宗子的功业,却又挂念着次子的学业和前途,话里话外的意思。这是让他出面,帮李中昊请个好师傅。开小灶学习。

只是,朝中著名的大儒。瞧不大起李中易这个暴发户。李中易也无心送上热面貌,往成绩这些大儒的所谓好名声,那也太过掉价儿了。

见李中易没有立即应允,李达和冲薛夫人使了个眼色,薛夫人会心,笑着对李中易说:“前儿个,李安国登门拜见之时,漏了个口风,说是国子监司业张某,本月底嫁女,想请你过府撑撑场面。”

国子监司业张某?李中易凝神想了半天,始终不记得,他认识这么个人。

李安国那小子,仗着祖父开平郡王李琼的势,一向在开封城内招摇过世,是著名的纨绔子弟,也是当之无愧的开封通。

以李中易和李安国打交道的经验,这小子必定是私下里收了国子监张司业的利益,不然的话,不可能如此热情的牵线搭桥。

没错,就是牵线搭桥!

李中易是何许人也,立即看破其中的奥妙,国子监的那位张司业,明显是想攀附于他的门下。

国子监,乃是大周帝国学子们的最高学府。监内的最高主座是祭酒,一人,从三品,权柄虽不重,地位却异常清贵。

佐贰官为: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监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

客观的说,这位四品国子监司业张某,是大周中高级文官团体之中,第一个向李中易表达投奔之意的官僚。

四品官,在明清时代,不过是中级官员罢了,地位类似于知府,或是道台一流。

然而,在大周帝国,四品官恰好已经迈进了高级官僚的行列,深绯色官袍,代表了他们的尊贵地位。

李中易显然已经到了,正由于这位国子监司业张某的“提示”,勾起了李达和的念想。

值此敏感的时刻,李中易还没有获得陛见的机会,显然不可能私下出门,却出席所谓的嫁女庆典。

这,就需要想措施了!

李中易仔细的想了想,答复说:“阿耶,只要有机会,儿子必定替二郎延请名师。”

李达和素知李中易的性格,他的大儿子从不是信口开河之辈,向不轻诺。

“嗯,吾已与族老们商量妥了。你既是家主,二郎若上进,你便扶持他一把,以全骨肉亲情。他若是将来倒行逆施,你可直接开宗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485章 投靠,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