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情势逆转(1/2)

作品:《逍遥侯

李中易轻咳一声,拱手笑道:“王枢使乃是知兵之人,在下的见识有限,可是不敢妄语。fqxsw.”

枢密院和政事堂,争权夺利,不管哪方面斗赢了,李中易这个编外的副相,都不可能拿到最大的利益。

与其给人当枪使,不如选择躲拙!

对于范质抛过来的橄榄枝,李中易只能默默的说一声,对不住了,在下不要面子,只要实际的里子。

李中易摆明了不想掺合进两府的政争,王溥赶紧投桃报李,他笑眯眯的说:“李参政为宰执之前,乃是常胜不败之帅,军务事宜,必定精熟之极,还请多多指教。”

“王枢相太过客气了。东征高丽,西讨党项,皆仰赖陛下的宏谋,在下安敢居功?”李中易也不是吃素的,他耍的太极拳,虎虎生风,让人无话可说。

柴荣固然不在京师,可是,留下来监督诸位重臣的线人,必定不可能少。

李中易早就打定了主意,他只牢牢的控制住羽林右卫即可,别的大小事务,一概不理会。

话说回来,柴荣在京的时候,李中易还可以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只︾v是,今上既然已离京,谁敢先出头,必定会被枪打出头鸟。

魏仁浦的脾性,到底不如范质那么老辣,他没好气的瞪着王溥,呛声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浅易尔。只是,老夫有一事不明,征民夫是否过多了一些呢?万一,引民变。雄师在外,谁来弹压?”

李中易垂着脑袋。心想,魏仁浦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好借口。

民变的大帽子。可是不得了,足以吓破一般人的胆。

可是,当过宰相的王溥,却不是吃素的,他立即反驳说:“魏相公,假如前方将士们,吃不饱,穿不热,难道不怕激起兵变么?”

嘿嘿。两府的脑,针尖对麦芒的杠上了,李中易安闲的靠在椅子上,眯起两眼等着看戏。

涉及到政事堂的权柄问题,一直和魏仁浦不和的李谷,也必须顾全大局,他主动站出来帮腔说:“显德三年以后,河北诸州,每年新增存粮十余万石。至今,恐怕已经过了五十万石之多,足够雄师在外食用半年之久。”

王溥冷笑一声,叱道:“有赖于逍远津集市的存在。河北诸州的存粮确实明显增长。可是,鄙人听说,某些不肖的处所官。居然胆大包天的以陈米换取新粮,高低其手。大肆掏空国家粮仓,实在该杀!”

李谷被噎得酡颜脖子粗。fqxsw王溥固然没有明言,可是,在场的宰执们,谁都很明确。

李谷的门生,沧州刺史郭天叫,就是由于倒卖军粮,被拿回京师问罪的。

李中易心里很想笑,权利可真是个好东西呀,轻易使人着魔。

王溥被柴荣贬出政事堂之后,只要朝廷不开战,他这个枢密使的权柄,比以前小得太多了。

枢密院固然有调兵权,可是,柴荣对于禁军的器重和尽对掌控,又本质性的侵夺了王溥的实权。

另外,枢密院固然掌管着军务,可是,涉及到钱粮、民夫、军器等各项征战相干的事务,都需要政事堂的认可。

所以,王溥这个枢密使,一直做得有滋没味,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舍。

这一次,李中易没有果断的站在范质这一边,也有着周密的小算计。

柴荣此次北伐,很可能是竖着出征,横着回到开封。

那么,政事堂的相公们固然权重,可是,调动兵马和军将,却都需要枢密院的紧密配合。

要捏紧到了手心里的枪杆子,李中易情愿狠狠的得罪范质,也不可能主动与王溥做对。

只要今上没驾崩,即使王溥和赵老二有着不可告人关系,李中易也决定,要与之虚与委蛇,做个好基友。

政事堂的相公们,纷纷上阵,枢密院的副使们,也都不是省油的灯。

政事堂想揽权,连国家的征伐大权,都要揽过往,简直是欺人太甚嘛!

一时间,政事堂内,仿佛菜市场一般,你来我往,唇枪舌箭,两府的宰执们,掐架掐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一直稳坐钓鱼台的李中易,始终低垂着脑袋,把玩着手心里的茶盏,不时喝上两口,杨炯泡的清茶。

自从上次吃过李中易的闷亏之后,杨炯也学乖了,不敢再上加了姜盐蒜等物的团茶。

“既然两府诸公的见解炯异,那就只能奏请太子殿下圣裁了。”范质压不住权利欲爆棚的王溥,只能把抵触上交,利用符贵妃这个女人,来做文章。

李中易刚刚放下手里的茶盏,却见众人的眼力,都投到了他的身上。

嗯,这就对了嘛,两府的意见不同一,可不就得提交到柴宗训那里么?

柴宗训还是个七岁的小娃儿,啥也不懂,这就轮到小符贵妃出场了啊!

小符贵妃,固然出身于大周第一外戚世家,魏王府符家,毕竟是深宫女子,她懂什么军务和政务?

魏仁浦瞥了眼稳如泰山的李中易,不由暗暗一叹,姓李的小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405章 情势逆转,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