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佳话(1/2)

作品:《逍遥侯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fqxsw.”李重进总算没有笨到家,见了证据确实的罪证之后,他赶紧跪下向柴荣请罪。

柴荣叹了口吻,说:“你我骨肉兄弟,何至于此?右得,你只须将多占的地步,退还给苦主,也就罢了。”

“这个……”李重进已经叼到了嘴里的肥肉,竟要全部吐出来,他不由异常肉疼。

“怎么?你不愿意?”柴荣笑眯眯的看着李重进。

李重进重重的叩了个响头,万般无奈的说:“臣奉诏。”

李中易也确实没有料到,柴荣居然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利用李重进的寻衅行动,将群臣们占地的事情,全部抖露了出来。

果然是一代雄主,处理问题的手段,既杀了鸡,又儆了猴,一举数得,高超异常。

柴荣拿出杀手锏,震慑住李重进之后,群臣人人自危,再无人敢出来向李中易开炮。

“储君之重,关涉山河社稷千秋万代,李中易……”柴荣话锋一转,忽然把眼力盯注在李中易的身上,冷冷的说,“储君如若不知稼穑,朕惟你是问。”

站在一旁的£李琼,两眼固然看着地面,暗地里却感叹不已,李中易这只小狐狸的运气,真的是羡煞人也!

柴荣表面让李中易教导柴宗训学习农事,实际上,除了儒学之外,皇家最最器重的就是农业生产和税收。

如今的大周帝国,农税依然占着大头,可是。由李中易所主导的贸易模式大变更,推动着商税节节攀升。

短短的五年时间以内。仅仅开封一地的商税,其比例已经过了全部帝国税收的3o%以上。fqxsw尽对不容小觑。

老百姓填得饱肚子,才不至于聚众造反,替野心家们撕开颠覆旧秩序的大口子。

但凡改朝换代之后,与民休息,轻徭薄赋,都会成为朝廷的基础国策。

粮食堆积如山,国库异常充裕,才干开疆拓土,东征西讨。养官养军,弹压民变。

土地吞并,导致有产者变成无产者,无产者变成流民,这个是最令朝廷胆怯和忧心的大事。

帝国的统治危机,最早就是从财政税收日益捉襟见肘开真个,这已经被史书所证实。

无产者的增多,导致朝廷的财源日益枯竭,疲于搪塞各地的流民起义。帝国的统治也就岌岌可危。

士农工商,四大阶层。能够称士做官的,都是读书人,君主需要靠读书人的协助。才干更好的统治全部帝国。

朝廷让屁民们饿不逝世,吃得不算太饱,致富的盼看犹存。就不至于铤而走险、揭竿而起,统治的本钱也是最低的。这个可是儒家统治理论系统的不传之秘。

换个众所周知的说法,这就叫作是外圣内王。儒表法里!

“臣学识不足,恐怕难以担此重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李中易得了便宜,可不敢自满,他赶紧出班,诚惶诚恐的表明了谦虚的态度。

“陛下,臣认为,李某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

令李中易没有想到的是,次相李谷再一次主动站出来,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

可是,更大的意外忽然生,让殿内的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早就退居二线,保养天年的开平郡王李琼,忽然站出来,冷冷的说:“自古好汉出少年,李惟珍,汝年未及四旬已是宰辅,难道是先帝看走了眼不成?”

堂堂老勋贵团体的脑,柴荣亲封的开平郡王,居然和朝廷次相,当众狠狠的掐了起来。

这可是大周帝国,自从立国以来,史无前例的稀罕事。

唉哟喂,一时间,群臣们纷纷侧目而视。大家预感到,一场很可能席卷朝野的大风暴,忽然来袭!

李谷,李惟珍,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不到四十岁,已经是中书侍郎。

周随唐制,未加同平章事头衔的中书侍郎,实在权固然远不如政事堂的相公们,地位上却也是名正言顺的宰辅重臣之一。

李琼的回击,异常之刁钻,挤兑得李谷很不好受。李谷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无法辩驳李琼所说的事实。

李谷不到四十岁,就被周太祖郭威拔擢进了宰相的班列之中,在当年,确实轰动全部朝野,这个事实几乎尽人皆知。

李中易固然不好吱声,心里却暗暗奇怪,李琼固然交出了兵权,可毕竟党羽众多,树大根深,他对于朝廷未经整编的旧禁军,拥有宏大的影响力。

这么一个还没逝世的雄师头,居然当着群臣的面,公然力挺李中易,难道就不怕惹来柴荣的猜忌么?

以李中易对于李琼性格性格的懂得,这只老狐狸尽对不是无头脑的莽撞之辈,他这么公然和李谷打擂台,其中必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李公,在下蒙先帝恩遇,得进宰辅之列,实在是感谢涕泣。”李谷也尽非轻易之辈,他的回击也异常之锋利,“天子广有四海,以武功得天下,以文治辖万民,李某虽有战功,却不通诗赋,不明经史,假如可以教导储君,善学向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382章 佳话,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