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枢密副使(1/2)

作品:《逍遥侯

“门下,逍远县侯、朔方视察处理使、灵州刺史李某,平定夷乱,有大功于社稷……授开国逍远县公、金紫光禄大夫、龙图阁直学士、右金吾卫上将军,荫宗子李继易宣德郎,诰封其母李薛氏三品淑人……”

传旨的天使念了一大段四六格式的诏旨,李中易早已适应了接诏的流程,自是搪塞自如。

陪着一道接诏的左子光,听了李中易的诸多新头衔,不由暗暗冷笑不已。朝廷的封赏,看似异常丰富,实际上,除了龙图阁直学士这个馆职之外,其余的都是虚衔,不值几个大钱。

李中易客气的将天使送进了馆驿歇息,好好的客套了一番,等他出来之后,左子光冷笑道:“朝廷待老师何其不公也?”

李中易皱紧眉头,看了看四周,见左右都是牙兵营的亲信,这才笑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我本蜀国贰臣,能有本日;无;错;+之荣华富贵,皆是陛下赏识之故。”

左子光叹了口吻说:“下官拜见县公爷。”言谈之间,颇为不忿。

李中易轻声笑道:“满臣文武,未及而立之年,荣任县公者,舍我其谁?”

这个左子光,假如不把持好了,将来恐怕会是石取信,或是慕荣延钊一类的狠角色。

就算是拥兵自重,想要黄袍加身,也必须看明确火候,不能妄动滴!

左子光忽然笑道:“老师尝言,取实利而轻虚名。学生刚才太过莽撞了,请老师勿怪。”

李中易摸着下巴心想,魏文帝曹丕将汉献帝拉下马来。曾经说过:朕知之矣!

唉,人在庙堂,身不由己呐!

李中易的心情始终很抵触,柴荣早亡,就相当于秦失其鹿,天授不取,那不是脑残。又是什么?

可问题是,改朝换代,哪有那么轻易?

“将明。吾自有主意,汝不许胡来。”李中易决心要敲打一下左子光。

在郭怀、姚洪和左子光三人之中,郭怀性格老成,轻易不会越雷池半步。姚洪比较爱好行险。而左子光则坚备郭、姚二之所长,胆子大得惊人!

李中易如今不过是一州的地盘,左子光就敢妄想,假以时日,李中易当上一镇节度,左子光不得上房揭瓦?

左子光笑嘻嘻的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倒成荫,学生谨记老师的教导。”

李中易一阵头疼。这个胆大妄为的左子光,将来不至于捅出大漏子吧?

按照柴荣的旨意。郭怀被任命为朔方军副都总管,姚洪则是都虞候,左子光则被正式任命为灵州长史。

柴荣固然没给李中易增长太多的实权,可是,把他的儿子老娘以及老部下,全都封赏了一遍,从明面上来说,也算是对李中易恩宠有加了。

封妻荫子诰母,对于纯粹的古人来说,的确是莫大的恩惠。

过了正月之后,李中易得知了消息,柴荣已经机密从开封,抵达了京兆府。

京兆府,长安,大唐的故都,如今已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废城。

自从安禄山叛唐以来,长安城历经黄巢及朱温的摧残,早已不复当年全球第一大城的风貌。

按照柴荣的指令,李中易领着五百骑兵,星夜兼程的赶到了京兆府。

“臣李中易拜见陛下。”在京兆府尹的后花园内,李中易见到了柴荣。

“无咎,委屈你了。”柴荣快步走到李中易的眼前,脸色凝重的说,“此次平灭夏州之后,朕必定召你返京。”

李中易刚欲谢问,却见柴荣摆着手说:“三哥儿渐渐年长,即将进学,朕信得过你。”

嘿嘿,柴荣这话里的内涵,实在是太过丰富,李中易一时之间,也难以完整消化干净,只得叩首谢恩。

“无咎,汝不在开封,后勤辎重颇多掣肘之处。朕左思右想,始终感到非你不可。”柴荣拉着李中易的右手,异常诚恳的说,“若假枢密副使,非你莫属。”

李中易心想,柴荣八成是懊悔了,如今又想收买于他。

说句心里话,李中易平定灵州之功,的确不是一件小事。

自晚唐以来,中原王朝的权势领域,已经远远不及西域之地。就算是灵、盐二州,后周朝廷由于力多不逮,也一直以羁縻为主。

李中易上任不到半年,就彻底的平定了灵、盐二州的党项乱局,从战略意义上来讲,对于柴荣终极平定西北,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只是,柴荣当初的封赏,确实显得薄了不少,难免令人有些扫兴。

如今,柴荣亲口承诺李中易,只要平灭夏州党项,即以枢密副使相酬,这可是非常有诚意的提拔。

大周朝廷,自太祖郭威立基之后,首重政事堂,其次则为枢密院。

说白了,也就是以文领武,以文制武。

只是,历史给柴荣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最信任的赵老二,在他驾崩之后,果断篡了他儿子的皇位。

按照大周朝廷的位阶,枢密院有正使一人,副使两人,副使之一掌管军政,另一则掌管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262章枢密副使,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