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后花园见驾(1/3)

作品:《逍遥侯

李谷接着又宣读了几份诏书,符昭信被晋封为陈留县开国伯,一干衙内们都被封为开国子,刘贺仰和马光达俱是开国男。

办完正事之后,李谷笑问李中易:“高丽国主王昭何在?”

“李相公,这边请。”李中易客气的把李谷领到王昭的车驾跟前。

李谷见了没精打采的王昭,心里暗想,离国的大王还真象是丧家之犬,没了任何倚仗,也难怪王昭的心情很不好。

“大王一路可还安好?在下李谷,忝为大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谷拱着手显得很客气,但也仅仅是拱了拱手罢了。

李谷是大周的次相,按照周制,宰相乃是百僚之首,地位高于附属小国的国王。

“本来是李相公啊,小王不适船行过洋,身材不佳,还请李相公多多海涵。”王昭有气无力的回了礼,精力一直萎靡不振。

李谷也很体谅王昭的艰巨处境,倒也没有刻意为难他,笑着拱手说:“天子异常想念大王,特命本相前来迎接大王进宫。”

“天恩浩荡呐……”王昭听说柴荣惦记着他,心里固然暗恨,面上却显得异常之恭敬,俏丽话说了一箩筐。

李谷听惯了这些马屁话,他只是微笑,却不接腔。

%

等王昭说完空话之后,李谷淡淡的吩咐李中易和符昭信,“陛下召见汝二人,随我一起进宫。”

“喏。”李谷骑在马上,亲身陪着高丽国主王昭说闲话。李中易和符昭信跟在他们身后,一起进宫往见柴荣。

按照枢密院的军令,破虏军的将士们在军官的带领下。驻扎到了京畿北门四周的新建大营。

破虏军的新大营,就在黄河以南,间隔开封城的北门封丘门,不过区区五里之远,控扼着从黄河南渡的咽喉要道。

只要京城有事,破虏军奉诏之后,在半个时辰之内。即可杀进开封,勤王护驾。

从性质上来说,破虏军如今的地位。和大汉朝的精锐北军,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眼人都知道,柴荣的这个安排,显然是把经过血与火的残暴考验的破虏军。视作亲信羽林军。用于震慑朝内朝外的各方野心家。

早就守候在宫门外内侍,见了李谷和王昭,赶紧上前行礼,谄谀的笑道:“圣人口诏,文德殿内陛见。”

文德殿,乃是大周朝第一重要的正殿,其地位和紫禁城内的太和殿,完整雷同。

举凡大周朝最重要的大事。例如:天子登基、册封皇太子等,都要在这里举办大典。

李中易自从来到大周之后。还从没进过文德殿,这一回算是开了个洋荤。

王昭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他一听柴荣要在文德殿内召见他,心里不由大恨。显然大周的天子,想拿他这个第一位进京朝拜的藩邦国王做伐,在文武群臣的眼前好好的夸耀一下,此次远征高丽的显赫武功。

于是,柴荣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然而,王昭却成了最倒霉的受害者,他的心里岂能无怨?

李中易跟在李谷和王昭的身后,缓步走进文德殿,这时,满朝的文武百官,已经等候他们多时了。

李谷回了宰相们的班次,李中易则被内侍领到了全新的地位,站到了文德殿内的第二排。

没措施,李中易固然荣升为从三品的开国县侯,可是,撇开宰相和枢使们这些最高级级重臣不提,爵位在他之上的,还有亲王、嗣王、郡王、国公、公、开国郡公和开国县公。

不过,站在李中易前面的,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臣勋旧。

象李中易这么年轻,就跻身于紫袍重臣的行列,无论怎么看,都十分扎眼。

“下邦小王,臣王昭叩见陛下。”王昭捏着鼻子,大礼参拜,跪到了柴荣的眼前。

柴荣摸了摸頦下的短须,客气的笑道:“大王远涉大洋,千里乘船,来到开封,一路辛苦了,俗礼就免了吧。”

王昭心里那个叫一个气啊,他都跪着行过了礼,柴荣才说这种虚伪的客套话,这不是欺负人嘛?

“多谢陛下。”王昭也是没了辙,只得满面堆笑的谢过了柴荣的恩惠。

“大王难得来一次吾国,就在开封城内多住一些日子吧?”柴荣含笑询问王昭。

王昭假假的一笑,说:“不瞒陛下,臣一向忙于政务,身子骨眼看着不太爽利,也确实该享几天清福了。”

柴荣闻言后,不由微微一笑,这个王昭话里躲话,看样子是依然不逝世心。

“既然大王感到累了,就多歇息几日吧。朕已经替大王选好了一个好住处,一应安排都按照高丽的习俗,置办齐全。假如大王住得不满足,随时随地都可以再改。”柴荣淡淡的吩咐,令王昭心里感到格外的别扭。

连宅子都早就建好,还安排好了,可想而知,柴荣惦记着高丽国有多久了?

实际上,王昭还真冤枉了柴荣。柴荣当初派李中易出兵援救高丽的时候,还真没想过,会一举拿下三千里山河的高丽。

后来,由于李中易在高丽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212章 后花园见驾,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