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民族大义(1/2)

作品:《逍遥侯

李中易则找来辎重营的指挥龙向高,吩咐说:“天天至少一头羊,面食不能发黄,佐餐的菜必须丰富,五天之内不能重样。”

龙向高暗暗松了口吻,他蓝本认为李中易上任之后,就会盯着要查帐。可是,李中易根本没提及这些,只是针对监军营的伙食做了具体的交待。

“都监请放心,小人必定办得妥妥当当。”龙向高拍着胸膛,打了包票。

李中易点点头,说:“军器的配置,必需要上品;军袍一月两套,不能再少。”

“喏。”龙向高刚刚兴奋了几秒钟,忽然听李中易随口又说,“以前的帐目,本都监不想多问,从本日起的各项用度,必须天天报于我知。”

龙向高心里哀叹一声,大把捞钱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啊。

李中易统领过数千兵马,心里早就有了一本明帐,就以河池乡军的超常耗费程度,顶多到什么水准?

“另外,你命人制作两百个木制的浅盘,上面必须展满薄沙。”李中易见龙向高的脸色比苦瓜还要苦,也懒理他,顺着自己的思路,又吩咐了一件大事。

“喏。”龙向高固然不知道李中易想干什么,却也不敢违拗,只得点头答应了下来。

一天的[ 练习下来,监军营的旧军官们累的够呛,身子快散架不说,每个人的屁股上面,最少挨了三军棍。

吃晚饭的时候,廖山河惊奇的创造。菜谱居然是两荤两素,外加羊肉面片儿汤管够。

大周的士兵,基础都是北方人。主食以面食为主,所以李中易取消了米饭的供给,改成了面条或是刀削面。

廖山河大口大口的嚼着羊肉,心里却在想,别看他是个指挥,也只能是每十天左右,偶然打一次牙祭罢了。

吃完饭后。休息了一个时辰,李中易把大家召集到了监军大帐之中。

廖山河刚进帐门,就看见大帐的正中心。摆了一块很大的,漆得乌黑的木板。

由于地上展满了毡毯,在李中易的招呼下,众人纷纷坐到了地面上。

李中易等大家都坐好了之后。手里拿着一支特制的白色粉笔。走到黑板前,写下了一个大字,天。

“有谁认识,这是什么字?”李中易见众人面面相觑,没人敢主动答复,就笑着勉励说,“认识的就举手,赏糖果一粒。”

在这个物质异常匮乏的年月。尤其是在与世隔尽的军营里边,糖果对于下级军官来说。也是极难吃到的零嘴,颇具有诱*惑力。

“回都监,小人念过几年私塾,这是个天字。”一个胆子大的丘八,终于举手发了言。

“没错,这就是天字。请问诸位,作甚天?”李中易含笑走到那个丘八的眼前,顺手塞过往一粒糖果。

李中易也没指看在座的人答复天为何物,就直接解释说:“天者,天理也!”

“天地君亲师,天理最大。”李中易微微一笑,“作甚天理?民族大义是为天理!”

李中易心想,俺不是民粹主义者,不过,任何一个强国都需要有一个壮大的主体民族,否则,必定是国无宁日,战乱纷飞!

近代以来,饱经沧桑和磨难的中华民族,固然边境的疆域比满清时代缩小了一些,可是,主体国土依然保存了下来。

之所以没有四分五裂,在李中易看来,超过总人口90%以上的汉民族,作为国家的主体民族,其大一统的全民意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诸位,请牢记下面的这句至理名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中易侃侃而谈,“泱泱盛唐,毁于谁人之手?”

“蛮子……”

“安禄山……”

“鞑虏……”

“奸贼……”

“小人……”

“昏君……”

在李中易的鼓动下,旧军官们众说纷纷,讨论得异常热烈。

“蛮夷可不可以用?当然可以用。不过,必须习我华夏文化,服我华夏衣冠,守我华夏之天理。”李中易看了眼,直勾勾看着他的一众军官们,淡淡的说,“只是有一条,尽不可使蛮夷,控制太大的兵权。”

“本属于我华夏的燕云十六州,为谁所卖?”李中易循循善诱,逐步领导着旧军官们,深进思考与摸索民族大义,这个最要害的核心问题。

“回都监,小人知道,这燕云十六州乃是恶贼石敬塘所卖。”廖山河忽然站起身子,义愤填膺的直斥石敬塘的罪孽。

廖山河蓝本就是幽州人士,石敬塘卖了十六州之后,他们举家被迫背井离乡,成果,家破人亡,财富瞬间灰飞烟灭,岂能不恨?

“没错,这石敬塘就是我华夏民族不共戴天之奸贼,实乃汉奸也。”李中易捉住群情激愤的机会,果断的抛出了汉奸的名目。

“都监说的很有道理,出卖我汉家山河的恶贼,就是汉奸。”

“狗汉奸……”

“鸟汉奸……”

“洒家必定要亲手宰了那个贼汉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160章 民族大义,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