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千里做官(求月票)(1/2)

作品:《逍遥侯

(今天至少三更,2更已经完成,第三更大约晚上十点左右更新,请兄弟们留心。更新的打算也颁布如下:早上八点左右,第一更;晚上六点左右第二更;假如月票给力,晚上十点左右,加一更。假如月票非常给力,凌晨零点后,再加一更。)

李中易这还没有上任呢,兄弟们就帮着探听到顶头上司的底细和来头。

不管古今,要想脑袋上的乌纱帽戴得稳当,必须懂得同寅们的背景和人脉。

李中易心里非常明确,红楼梦里,小沙弥衙役对贾雨村所说的《护官符》,对于官场中人来说,尽非戏言。

有些背景深厚的超级大权贵,你永远都得罪不起,否则,就等着倒血霉吧。

李中易固然是被孟昶出卖的,可是,他这么快就出仕后周,这贰臣的污名,恐怕再也难以洗脱。

“呵呵,清官有清官的好,贪官有贪官的妙处,端看怎么往和他相处了。”李中易摸着下巴,露出轻松的笑意,示意兄弟们不要担心,他自有措施。

嘿嘿,好几年的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历练,李中易可不是白混的。假如不是该逝世的车祸,李中易早已是享受副部级政治和医疗待遇的正厅级院长。

“无咎兄,这贪官还有妙。 处?”赵匡义放下手里的芝麻胡饼。十分好奇的瞪着李中易。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说句心里话,我最担心的是。上司是个不通时务的道学先生。这种人,即使是清官,也无大用。”

鉴于李中易的谬论太过惊世骇俗,赵家兄弟和慕容延钊,全都停下了筷子,竖起耳朵,想听他的下文。

“这种清官。以道德榜样自居,凡事都讲所谓的年龄大义,固然不收钱。却也不办事,由于他根本就不懂怎么往办实事。这种人往往只知墨守成规,甚至刚愎自用,不听人劝告。这就非常轻易好心办坏事。”

李中易见眼前的三个人都目瞪口呆。不由又是一笑,持续解释说:“比如说,我现在想在职权领域内,办一件正经事情,假如上司是贪官,我就可以晓之以利,只须谈妥分成的比例,就可让那贪官、朝廷和草民一起得利。”

“唉哟喂。某家还是头一次听闻此等高论。乍一听,大道理不通。不过。仔细一想,还真有一大批庸官,和你说的一模一样。”慕容延钊连连摇头叹气,十分佩服李中易的过人视察力。

赵匡胤摸了把頦下短须,凝神细想之后,缓缓的说:“先生所言,实乃真知灼见,一语洞穿选官用官之弊。”

李中易暗暗点头,不愧是未来的宋太祖,他小小的点拨了一下,赵老二就明确了其中的奥妙。

“千里做官,一为做更大的官,一为钱财。”李中易小小的卖了个关子,等众人聚精会神的看着他时,这才缓缓的说,“朝廷养官,为的是治民。处所官手里的权利太大,屁股随便坐歪一点,金银就得塞满自家的屋子,更有可能要挟到朝廷的安危。可是,假如处所官手头的权利太小了,遇见大灾或是贼人谋反,就只能束手无策,一翻两瞪眼。”

“先生说得对极了。”赵匡胤轻轻的拍了拍桌子,催促李中易赶紧说下往。

见赵老二已经进了瓮,李中易微微一笑,说:“太平时代和危急关头的局面大不雷同,朝廷完整可以定下明确的标准,规定明确哪些重大的事项,处所官可以统帅本地的官军剿贼,或是开仓放粮。”

“无咎兄说的一点没错。想我大周疆域广阔,东西长达数千里,处所官的权利太小,平日里倒也罢了。若有反贼做乱,那就很轻易误了大事。”

赵匡义的分析,的确让李中易有一种惊艳之感,这小子啥时候成长得如此迅速?

“先生,只是这个度很难把握啊?”赵匡胤非常老道的又说到了点子上。

李中易索性站起身子,侃侃而谈:“这就需要监督了。朝廷派人当处所官之副,遇有大事,必须召集众官,当众签押确认相应的状态,则可解决事权不一的问题。”

“妙,妙得很,先水果然胸躲百万韬略!”赵匡胤下意识的叫好,却让李中易看破了底细。

假如不是平时十分注意懂得这些东西,至今还是个武将的赵老二,怎么可能有闲心往研究吏治呢?

一顿早饭,吃了一个多时辰,李中易也真正坐实了先生的身份。就连一直喊无咎兄的赵匡义,也在赵匡胤的冷眼逼迫下,改口叫了先生。

实际上,李中易刚才当了一阵子老师,即是是提前给赵老二打了预防针。万一,赵老二夺位成功,真正成了宋太祖,可不能偏听,赵普那家伙的文官过度集权的建议。

强干弱枝的政策,固然加强了朝廷的权利,却也使处所上基础无力抵抗外敌的进侵。

吃罢早饭,李中易发觉赵家兄弟和慕容延钊都没有要走的意思,他略微一想,也就明确了。

除了赵匡义是个闲人之外,剩下的两个可都是统兵大将,假如不事先请假的话,耽误了军务,那是要掉脑袋的。

有瓶儿这个得力的管家娘子在,李中易非常放心,他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逍遥侯 最新章节第110章 千里做官(求月票),网址:https://www.tden.net/57/5740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