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战前夕(2/3)

作品:《非洲帝国

楚清臣点头道:“不错,可这把刀要够快够锋利才行。如果等到开普敦港甚至英国国内的援军都赶到了,这龟头还没砍下来,打败仗的就是我们了。”听到他不经意间说到了龟头,在场的众人都憋住了笑,只有楚清臣本人浑然不觉。

“这就需要一些技巧,我们在西线的兵力足有十万,三姐妹镇、里士满、西维多利亚的英军总计八万,我们占据了数量优势,却被分散在三个方向,无法集中。但我们依然占有一个优势,我们的部队彼此之间的联系是畅通的,而英军之间却是互不通声气,里士满、西维多利亚的英军都是固守待援,根本不知道沃尔斯利来到前线的消息。”陆从容分析道,他确实才思敏捷,看来刚刚片刻之间,他就把很多事情都考虑了一番。

“把里士满、西维多利亚的包围圈上的民团抽调大部分,分两个梯队,集中到三姐妹镇以北,第一梯队设置伏击圈,伏击北上的两万英军,等到三姐妹镇的英军增援,第二个梯队再出动,将两部分英军都包围进来,打一场规模巨大的包围战。”

陆从容目光闪动,神情振奋:“里士满、西维多利亚之外的民团部队各保留五千即可,我们可以趁夜里撤走军队,同时故布疑阵,用模型假营房,各种伪装,欺骗城内英军,让他们以为城外的南非军队依然数量众多,这样我们可以集中九万的部队在三姐妹镇北方,占据了数量优势,沃尔斯利在三姐妹镇的英军肯定不会倾巢出动,至少要留下一万至两万守城,那么装甲列车和能派出的援军总计不过四五万人,民团的数量接近英军两倍,这场伏击战我们赢定了。此战如果成功,西线的英军将虚弱无比,南非的军队可以挥师南下。”

“你这个计划有风险,如果西维多利亚和里士满的英军发觉城外的民团部队兵力薄弱,试图突围怎么办?”楚清臣心中微感不妥,他抬头问道。

“任何军事计划都有风险,但这个计划的风险可以承受,此处两地的英军将领个性谨慎,又被切断了与英军主力的联系,只是守在城中等待援军而已。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中路调集部队增援西线,这场战役注定会打上一段时间,但英国国内援军还有很长时间才能赶到南非,时间站在我们这边。”陆从容答道。

李慕菲显然是支持陆从容的,他想了想,补充道:“过些时日,国内的第二批次国防军即将整编完成,到时候我们又有两万人左右的生力军可以投入西线,此外,中线战事平静,我们也可以从这里调集两万民团到西线。”

陆从容回过头来对自己的校长点了点头,表示谢谢他的支持,然后对坐在桌子旁边的诸位参谋说:“我的意见陈述完毕,总体来说就是,目前的战局对我方有利,要赶在英军援军到来之前动手,战机稍纵即逝,因而要把沃尔斯利的所有兵力都引诱到战场上解决,早打,大打,打大决战!”

李慕菲心里嘀咕:我怎么觉得陆从容说的这话这么耳熟呢。

陆从容的长篇大论说完,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在思索着他的话,和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楚清臣咳了一下,首先发表意见:“我同意陆从容的建议,这个计划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我看来可以接受。装甲列车被围之后,沃尔斯利上将肯定要解围救援,我们就再来一次伏击,伏击他的援兵,在此地附近打一场规模巨大的包围战。现在我们的好处是敌明我暗,英军的兵力和一举一动都被我们看得清清楚楚,而沃尔斯利上将却对我们毫无所知,我也支持打一场决战。”

参谋部内两位很有份量的人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在场的诸位参谋在仔细思索之后,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这意味着这个计划已经相当成熟,南非的最高军事决策机关已经基本就此事达成了一致。

李慕菲知道,诸位参谋都希望通过一两场大战迅速解决南非周围的英军,迫使其兵败求和,但他熟知历史,心中并不认为英国人会很快放弃南非,在一两次失败之后就结束这场战争,要知道,历史上的布尔战争,英国人可是动用了总计四十五万的军队!

但他也同样对南非充满信心,布尔战争时,布尔人不过60万,没有出海口没有对外联络的通道,本国缺乏工业,却可以抗击英国人数年之久,让他们动用了数十万军队;现在的华人南非,人口上千万,本国建设了完整的军火工业,可满足战争的需要,北面的四块殖民地又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国内运送资源,又有德国人的鲸湾港与外界联通,实力比布尔人强大何止十倍?虽然无法与大英帝国的国力相比,但战争的胜利肯定是属于南非的。

李慕菲点了点头:“战争就是这样,对于南非这样的小国来说,战事越漫长,英国的优势越明显,所以我支持速战速决,但我希望总参谋部制定计划时,不要追求击败了多少英军,而要看歼灭了多少英军。”他忽然想到了毛主席的那句话,觉得用在这里不错,就说了出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大量杀伤英军的有生力量,才能打疼他们,让他们后悔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这场战争!”

他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众人都觉得很有新意,陆从容把这句话在心中默念了几遍,越发觉得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洲帝国 最新章节第四十七章 大战前夕,网址:https://www.tden.net/409/40958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