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黑暗的一星期(2/3)

作品:《非洲帝国

,英军陷入一片各自为战的混乱之中,多亏这个年代英军那出色严格的纪律,他们才没有在民团的进攻之中崩溃。

但是这场战斗中,英军的纪律却因为过于死板,而造就了一桩极具讽刺意义的事件,后世的军事史学家在研究此战时不由得啼笑皆非。

第二旅一个团的第二营在昨日的夜袭中首当其冲被打残,几乎全军覆灭,但有趣的是他们的弹药依然充足,南非人的骑兵可以收割英军的生命,却拿不走弹药补给这样的大家伙。

在今日的一整日行军中,这个营的军需官和后勤兵十分负责地将弹药一路运输到了此处,随着整个英军遭到围攻,毗邻第二营的第六旅第一营的弹药很快就要打光,第一营在南非人昨日的夜袭和今日的骚扰中都毫发无伤,建制十分完整,唯独连续一下午的开火消耗了巨大的弹药,因此在缺乏弹药之后,他们很自然地将目光投向了第二营的军火上来。

这时候已经接近天黑,英军被分割成许多个小股部队,只有第一营等少数几支部队还算建制完整,也已经被南非人重重包围。

第一营的营长史密斯.多林急忙指挥手下的士兵将第二营弹药车运往自己的阵地,但是第二营那位模范的军需官站出来抗议说这是完全违反规定的,因为他没有提交申请批准单!

四轮货车上堆放着大量的成箱弹药,不过,弹药箱都被铜带和六只螺丝钉牢牢地封住。只有军需官才带着螺丝刀,无可奈何的营长史密斯.多林不得不寻求第二营军需官的合作,找到了那些单据,却发现那些单据在从开普敦发来的时候就出现了偏差。

愤怒的史密斯.多林无视军需官的抗议,命令自己的士兵火速撬砸铜封带,等到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的士兵们终于砸开了一个弹药箱之后却发现南非人已经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史密斯.多林不得不无奈地命令第一营投降。

最后,所有这些弹药都被南非人拿走了,连批准单的签名都不用签;南非人还拿走了许多能使用这些弹药的很好的步枪。

天黑下来之后,这次伏击战已经接近尾声,科利将军的一万多人除了大约一千多人(科利将军也在其中!这家伙倒是命大)借着夜幕掩护沿着山脊逃往南边,最终在夜色中折向西南狼狈不堪地逃到了三姐妹镇之外,大部分的英军被俘虏和消灭。英军付出了阵亡一千多人,被俘七千多人的惨重代价,而南非人的伤亡仅仅是微不足道的四百多人。

科利将军的败亡标志着其在西线发动进攻的临时计划尚未实施便已失败,逃回三姐妹镇的英军不久之后汇合了后方赶来的四五万援军,勉勉强强在西线维持了守势,但双方的交界线却已经向开普敦退后了近一百千米。

里士满和西维多利亚总计不到两万人的英军被数倍于己的南非民团包围在两座孤城,可怜兮兮地等待着南边的援军。

这就是直到6日傍晚为止,南非与英国总计七日的战争之后,双方的战局,南非共和国在西线和东线都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完成了既定的战略目标--攻占德班,此外总计消灭了超过二万人的英军(其中俘虏超过一万人),自身的伤亡只有一千多人,双方对比极其悬殊,大英帝国不得不品尝失败的苦果。

这七天之中英军的惨败在英军史上被称之为“黑暗的一星期”,7日一早,科利将军的失败传回国内,整个帝国原本翘首以盼希望其能够在西线打出胜仗,为大英帝国挽回面子的国民发现自己被欺骗之后,群情激奋,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原本寄希望于科利将军的英军高层随即落井下石,此时才追究起科利擅自调动开普敦英军的罪责,把科利将军和德班港投降南非的布勒将军推出来作为战事失败的替罪羊,指称东线和西线的失败全是两位指挥官的无能造成的,科利将军随之被解除一切军内职务。

英军在短短七天便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南非的战事立刻轰动了世界。

在事后总结经验教训时,我们不难发现,英军首先败在战术的陈旧和保守上。不出李慕菲所料,却让总参谋部的诸人大跌眼镜的是,相同数量的英军战斗力不但不如南非国防军,竟连民团部队也大大不如。

在接近二百多年的时间中,英国人的战术和射击技术都没有进步。其密集队形的冲锋在18世纪到19世纪末以前的200多次战争中为英军取得了多次胜利,但在机动性很强、战术诡谲多变、火力密集凶猛的民团骑马步枪兵面前,仍然按照军事操典上的规章部署军队的英军将领就屡吃大亏。至于南非国防军,其战斗力更在民团部队之上,就更不用说了。

南非人在战术上则占有明显优势,他们善于利用各种有效的防御手段尽量减少伤亡,凭借其战壕的隐蔽性,诱使英军以密集队形闯入其射程之内,从而充分发挥其现代火器(从德、法、荷兰和南非猛火公司购来的毛瑟枪、机枪、速射大炮)的杀伤力。

其次,从敌对双方的军队素质来看,民团部队主要是由大大小小的华人自耕农和布尔人农场主组成的,他们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家园和国家而战,士气高昂。而在远离本土的南非高原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洲帝国 最新章节第四十一章 黑暗的一星期,网址:https://www.tden.net/409/40958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