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围城(2/3)

作品:《非洲帝国

大希望。

是困守此地,还是弃城而逃?这个问题开始盘旋在他的脑海里,据当时在场人物的回忆来看,怀特应当是倾向于后者的,他不止一次地与身边的将领探讨撤离莱迪史密斯的可能性,但这肯定是与其身为大英帝国军官的荣誉相悖的,所以他总是举棋不定。

整个下午,怀特都在考虑这个,倍受这种关乎生命和荣誉的选择之煎熬的怀特变得火气越来越大,他是否坚守莱迪史密斯无疑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德班港的布勒将军的态度,取决于那个家伙是否能够及时派出援军,可随着太阳渐渐西沉,看起来留给他做决定的时间不多了。

傍晚时分,一名通信兵神色慌张地来到了怀特中将的指挥所,手里高扬着一张写满字的淡黄色纸片:“将军阁下!德班港的密电!”

德班港的来电?难道是援军已经出发的消息?可看通信兵的神情,电报带来的应该不是一个好消息,那会是什么呢?怀特中将的心一下子忐忑不安起来,他急忙从通信兵手上抢过那封电报。

纸片上半部用潦草的字迹写着密电的原文,下面则是工整的字体,抄下了破译之后的电文,电文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

这正是布勒将军抢在德班港和莱迪史密斯之间的电线被南非人切断之前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

布勒将军首先向他通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南非的军队已经兵临德班港城下,这座城市被围困已经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也因此,德班港无法对莱迪史密斯的解围提供任何帮助,甚至连布勒将军自己也要等待西南方伊丽莎白港的援军---如果他们能够即使赶到的话。

在告之目前所面临的严峻的现实之后,布勒将军话锋一转,用极其镇静和温和的口吻写道,如果怀特中将没有长期困守的准备的话,布勒将军建议怀特烧毁密码、炸掉弹药,然后“和布尔人商量一个体面的投降条件,免去无谓的牺牲,至于我,作为纳塔尔殖民地最高指挥官,为了大英帝国的荣耀,我只有死战到底。”

读着这封电报,怀特将军的心情和表情也在不断变化,从一开始的震惊逐渐变为愤怒,他拿着电报的手也开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感到自己身为大英帝国军官的荣誉被人侮辱和损害了。

这就是被称之为“布勒的电报”的有趣历史事件,从诸多历史人物的回忆和资料来看,怀特将军在收到布勒电报之前是倾向于放弃莱迪史密斯的,然而在收到了布勒将军的电报之后,怀特的态度有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他反而下定决心准备和部下一起死守孤城。

至于布勒将军的真实意图,恐怕已经无从考证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李慕菲的那个世界,怀特最初也是打算放弃莱迪史密斯,但是同样因为布勒将军发来的一封建议投降的电报而改变主意,坚守孤城的,那一次他运气不错,面对着人数不多的南非民团,他坚守了数月之久,直到英国国内的援军赶到,解了莱迪史密斯之围,他也成为战争初期英军的英雄,但是这一次他显然不会再有那样的好运了。)

10月3日清晨,大军压境的南非民团失望地发现,当阳光洒在莱迪史密斯的城墙上,驻守的英军并没有悄然撤退,反而摆出了长期困守的架势。

民团的战士们以骑兵为主,虽然他们的重火力比英军略胜一筹,但这远远不够抵消莱迪史密斯的防御优势,民团的攻坚能力其实是相对低下的,只要英军还守在莱迪史密斯城中,南非的民团就需要付出较大的伤亡才能攻下这座要塞。

而一旦英军放弃这座要塞,在莱迪史密斯南方的荒野和丘陵之上,正是民团骑兵发挥战斗力的场所,以步兵为主的英军,其命运无疑将由南非人来主宰。

这也正是逼近莱迪史密斯的两个南非民团动作缓慢并不急于包围要塞的原因,在邓迪一战中尝到了甜头的民团战士们希望凭借人数上的压倒优势,在这里也能逼得英军略作抵抗便弃城而逃,而眼前这一幕,宣告了雷默和韩天宇两位民团司令的如意盘算落了空。

两位民团指挥官一面给总参谋部发去电报,一面命令自己的部队合拢包围圈---既然英军打算长期固守,那么这个缺口也没必要再留着了......

收到莱迪史密斯前线的电报,共和国总参谋长楚清臣并没有多少意外,事实上,在总参谋部制定的战略计划中,早已经考虑到了莱迪史密斯的英军所能采取的种种可能的举动,怀特将军困守孤城不过是其中既不好又不坏的一种情况而已。

现在东线方面,英国佬在南非东南的两座军事重镇德班港和莱迪史密斯都已经被共和国军队团团围住,东线战略第一步的目标已经圆满达成,该是进行下一步的时候了。

正在这总参谋部的人开始调兵遣将忙个不停的时候,这一段时间几乎吃住都在总参谋部的李慕菲却离开了这里,他此刻身在一辆驶往南非国会大厦的马车中。

战争爆发最初的48小时中,李慕菲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尽管心中对自己一手建立的这支国防军有信心,对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们有信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洲帝国 最新章节第二十六章 围城,网址:https://www.tden.net/409/409583/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