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任主簿,拜恩师(1/2)
作品:《寒门巨贾》哎!
徐天仰面长叹一声,冯毅却十分好奇。
“徐兄弟,我是个粗人不懂兵法韬略,不过奉天都司的职责是保境安民,李大人为啥不让主动出击?”
在冯毅朴素的想法里面,主动出兵将北齐人打痛了、服了,他们就不敢再寇边。
“李九宫此人本事低微,却好大喜功,嫉妒比他有才能的人,他宁可什么都不做也不会让我家大人立功的。”
徐天说起李九宫真是一肚子的牢骚,陈安平眼眸流转,说道。
“李九宫无德无能又是怎么坐上奉天都司都指挥使的位置的?”
须知奉天都司直面北齐,是边防重地,一旦有失北齐就能长驱直入逼近燕云十六州。
“诸位可知道现如今五军都督府的都督是谁?李纲!乃是我大魏的郑国公。”
五军都督府,执掌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节制大魏各处的卫所。
五军都督府都督的位置一般都是由国公这样的重臣执掌,而李九宫就是李纲族侄。
有了这一层关系在李九宫才能坐到奉天都司都指挥使的位置上。
王景初夹了一块羊肉,啧啧的感慨道。
“朝中有人好办事儿,自古如此,自古如此。”
陈安平听的眉头紧锁,半晌才继续说道。
“那郑国公对北齐的态度如何?他如果态度强硬,想必李九宫也不敢如此消极怠战吧?”
陈安平猜的不错,郑国公李纲是朝廷主和派大臣中的中流砥柱。
李纲的思维是,连年征战令朝廷国库空虚、百姓疲敝,元熙十八年张玉一征安南。
元熙二十五年也就是去年,英国公张玉二征安南,取得重大胜利不假,可国库的盈余也渐渐的空了。
加上奉天都司常年和北齐有摩擦,李纲希望,朝廷能和北齐议和签订盟约休养生息。
“话是这么说,不过北齐人凶悍不讲信义,能靠谱么?”
冯毅和北齐人打过交道,那群家伙眼睛里只有利益,信义?不存在的。
“冯兄弟这话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来,干一杯!”
徐天打骨子里就不相信北齐人,听冯毅这么说如同找到了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己。
“那朝中可有主战的大臣?”
陈安平越听越心忧,与虎谋皮哪里是长久之计?如果魏国朝野都被主和的思想占据了,则魏国危矣。
“有!英国公老将军就是坚定的主战派,可惜老将军在安南,明年才能回来。”
众人推门换盏关系无形之中亲密了很多,最后都喝的酩酊大醉除了陈安平。
通过徐天陈安平对魏国朝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熟悉五千年历史的陈安平明白。
与北齐这样的游牧国家打交道,绝对不能放松警惕,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
半个月之后,荆城。
经过王朗的从中引荐,还有陈安平在荆城之变当晚的表现,路明老先生终于答应收陈安平为关门弟子。
路明老大人一声的弟子不过,仅仅有两人,但是这两人如今在朝堂上都是身居要职之人。
第一位是海堂,现任福州都司都指挥使,在东南一代抗击倭寇政绩极佳。
第二位是郑泽,现任吏部尚书,在京城之中炙手可热的部门任职。
所以路明老大人别看已经告老还乡,可是他本人的门生还在朝中他这影响力就还在。
往日里不是没有人登门拜访想要和老大人攀交情、拜师,不过老人家年岁大了喜欢安静。
来的人连老大人面都见不到就被打发走了,不过路明在萧府对陈安平印象深刻。
“有勇有谋,临危不乱,可为良臣,亦可为帅才!”
这是路明老大人私下里和王朗说的时候对陈安平的评价。
能文能武,可以做文臣也可以做武将,老大人的评价已经非常高了。
故此,路明破例收陈安平为关门弟子,在府上举行了收弟子的仪式。
仪式不热闹却十分严肃,王朗、令绪还有县衙里面的重要人物都来了。
“弟子陈安平,拜见老师!”
陈安平依照礼制向路明叩首,然后敬茶。
“安平,以后你要勤学谦逊,知行合一。”
吃了陈安平这杯茶,路明和陈安平的师徒缘分就算结成了,让路明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最后一个小徒弟将在未来大魏的朝堂上,焕发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万丈光芒。
“弟子谨记老师教诲!”
拜师礼之后陈安平和王朗在路明老大人家中吃过饭,拜别路明。
他们并肩而行,朝着城外走去。
“安平,我之前和你说的事情,你可想好了?”
周煜自杀身亡,令绪晋升成为县丞,荆城县主簿的位置就空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寒门巨贾 最新章节第四十一章 任主簿,拜恩师,网址:https://www.tden.net/353/3530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