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炒粮者们的疯狂(2/3)

作品:《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价格40文/斤,依然在短时间内,被人抢购一空。

然后以每天释放三万石的速度,把价格保持在40文/斤左右,但就算采取了限量购买等措施,也是很快的被抢光。

而这只是京城一地而已。

许家庄还在天津、南京、扬州、海港城等四十多座的城市,设置了廉价售粮点,平均每天抛粮150万石,但都被各方势力抢购一光,即便把粮价暂时压制了下去,但下午又会反弹,难以长期压制。

在那些廉价粮食销售点覆盖不到的城市和地区,粮价更是飙升到70文、80文乃至100文/斤,导致1块银元的购买力,从原来的三五十斤米面,降低到了只能买十斤。

还带动了杂粮、白糖、棉布、煤炭等基础民生物资的上涨,搞的无数百姓焦头烂额、怨气冲天,天天大骂奸商无良,而大部分民生商品都坚持不大幅涨价的许家庄,则赢得了无数口碑和夸奖。

只是许家庄的根基在扬州,影响力最多辐射到南直隶,只能这块区域内的物价给稳定住,出了南直隶就很难管到了,某些地区物价就算涨上天,许家庄也无能为力。

时间进入到九月。

许家庄加大了抛粮力度。

九月上旬,平均每天抛粮达300万石。

九月中旬,南方粮食抵达,平均每天抛粮达500万石,终于把高高在上的粮价打压到20文/斤左右。

但这个势头没能维持多久,到九月下旬,抛粮力度又降到每天300万石,粮价又出现明显回升。

这个时候。

许家庄的余粮储备,已降低到不足2亿石,按目前这个抛粮力度,估计连七十天都坚持不了,顶多撑到年底。

这让许家庄不得不把抛粮力度,降到每天两百万石左右,另外在《东方时报》上发表多篇文章,号召人们降低粮食的消耗,发出了诸如这些倡议——

【每人每天吃四两饭就够了,剩下的可多吃肉多吃鱼多喝奶,确保食物来源的多样化】

【蔬菜每天应食用六两左右,再加一两的油,也可节约粮食消耗】

【今天吃糖了么?糖是高能食物,再吃些花生、瓜子、干枣、果脯等零食,饱腹感等同吃饭】

【号召!海港城内进饭店的消费者,应多吃菜多喝酒,尽量少吃饭,为缺粮地区百姓省出粮食】

以上这些新闻报道出来后。

南京,魏国公府。

聚集在一起的勋贵们,此刻发出十分爽朗的大笑。

“哈哈哈,每天只吃四两饭,其余的吃鱼吃肉喝牛奶,许家庄竟然也能发出这等‘何不食肉糜’之语!”

“看样子许家庄无计可施了,只能用这种办法,从牙缝里扣出点粮食出来,但管用么,又能省出多少粮食?”

“许家庄这是黔驴技穷了。”

“最多再坚持百日,许家庄手里就没有多余粮食,只能眼睁睁看我们发财了,就是恨的咬牙切齿,也只能徒呼奈何,除非他们自己饿肚子不吃饭,也要挤出粮食跟我们作对。”

“呵呵,许家庄能挤出多少粮食?放出1亿石我们就吃下1亿石,放出3亿石我们就吃下3亿石!除非许家庄还能拿出更多粮食,有能力供养所有缺粮百姓,坚持到明年夏收为止,问题是许家庄有这么多粮,能坚持这么长时间么?”

“与全天下的商人、士绅、勋贵作对,想在粮食上面打赢我们,这是在痴人做梦!”

“是啊,许家庄根本不知道我们实力有多强,我们从来没输过,许家庄的廉价粮,是不可能送到大部分百姓嘴里的,只有我们可以,但必须加价数倍,我们掌控了绝大部分的卖粮渠道,不买我们的粮,他们只有饿死!”

……

河南,洛阳城,福王府。

“王爷,许家庄的廉价售粮点,今天又放粮了,数量减少到了1万石,价格是30文/斤,我们福王府派人买下多少比较合适?”管家站在体型肥胖的福王朱常洵面前问。

“30文一斤?能吃多少就吃下多少!尽量别被泥腿子们抢到。”坐在一张躺椅上,胖到很难坐起身的朱常洵道。

“是,王爷。”

“对了,许家庄还有多少余粮储备,还能放多长时间?”

“不到两亿石了,最多坚持三个月左右,王爷,要不我们还是少收点粮吧,府上的库存银剩下不到百万两了。”管家建议道。

“继续收,把银子花完为止!银子不能吃,粮食可以吃,还能加价卖出去,放粮仓里一两年也没关系,河南年年大旱,不愁粮食处理不出去。”极有商业头脑的福王道。

“是王爷!”管家点头。

类似的这幕,也发生在开封的周王府、济南的德王府、太原的晋王府等藩王府邸中。

包括广大的士绅地主、官员背后的商人等,他们在了解到许家庄的余粮,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后,都不约而同的大量买入,即便价格3~5银元/石,都是疯狂买入,只等许家庄弹药耗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最新章节第241章 炒粮者们的疯狂,网址:https://www.tden.net/320/320560/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