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全国粮食减产,江南大丰收!(2/3)

作品:《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出现粮食未及时运到,或者士绅不允许低价卖粮等等情况,百姓依然会陷入地狱般的状况中。

又以大明各地的种种黑暗现状,只怕这些分配问题,会一个不漏的出现,即便江南输送的粮食足够,乃至加了倍的送,北方的百姓,还是可能会饿死,会陷入赤贫,会被逼的揭竿而起,因为心黑到不是人的东西遍地都是!

“污蔑,这是诽谤和污蔑!”

这一段的内容让朱由检十分愤怒,无数的官员士绅,也都脸色涨红,感到不满,但冷静下来之后,他们又都不得不承认,文章里说的没错,虽然非常刺耳难听,但就是大明的真实状况。

在分配环节中,确实是会出现此类的状况,底层百姓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

只是文章里实在说的太难听,太不委婉了,简直一点情面都不讲!

何况文章里的奸商、贪官、劣绅,只是极少数的一小撮,大多数还是有良知有道德的,绝对干不出落井下石、雪上加霜之事,但文章的意思,像是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像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般,着实太片面了。

不过这篇报道的最后,也没有对大明的官员士绅,抱有过一丝丝的期望,而是提出了许家庄的北方饥荒解决方案。

其一是许家庄会起到带头作用,想办法往大明的北方,输送1.5亿石左右的粮食(路上损耗除外),并且以较为低廉的价格,供应给跟许家庄有合作关系的商人,但有个条件,那就是跟许家庄合作的商人,其对外出售的粮食,价格不得超过许家庄规定的最高价格,即对粮食进行限价。

如果有合作商违反规定,要在粮食方面赚取暴利,许家庄将取消与其的合作,列入到黑名单中,以后永远没有合作可能,而举报者可以成为新的合作者!

许家庄不是万能的,管不到那些奸商,但合作伙伴还是能勉强约束到的,且为了让北方的饥民能有口饭吃,许家庄愿意做一回坏人,唱一唱黑脸,哪怕得罪一些合作商也再所不惜。

其次,就是制定了一个《千万饥民招募计划》。

许家庄会成立数百支的救助队伍,深入大明北方各地,如陕西、山西、河南,打算招募和帮助一千万左右的饥民难民流民,给他们安排工作、提供生计,摆脱当前困境。

如果是故土难离,不愿离开太远的,可以加入到修桥修路的基建项目中。

如果觉得老家生存不易,想换个发展环境的,可以考虑去山西挖矿,成为自由矿工。

如果具有冒险精神,能承担风险,愿意搏一场大富贵的,可先去江南许家庄,参加相关培训,然后会得到后续的安排。

即许家庄提供了三条道路,摆在了千万饥民们面前,该如何选由他们自己决定。

而这就是许家庄所能做到的极限了,如果在提供了1.5亿石粮食,又拯救了千万饥民之后,大明北方还是有大批的百姓饿死、造反,那究竟是谁的问题,恐怕不言而喻了。

所以这篇文章看完后。

在大明的官僚士绅、文人地主们中间,引起了非常多的愤怒和不满:

“许家庄为何要把我们看的如此不堪?”

“即便没有许家庄帮忙,大明也不会饿死多少百姓,我们有解决问题之能力。”

“污蔑诽谤我等太甚,以后再也不看这个《东方时报》了。”

“难道只有你许家庄行,我们就一定不行么?我偏不信这个邪!”

“我等必须发奋行动起来,不仅要证明许家庄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朝廷也得立刻行动起来,制定一个《三千万饥民救助计划》,从四川、两广等粮食较多的地方调粮,绝不能落在许家庄后面!”

“没错,许家庄诽谤朝廷不说,还想邀买人心,拉走千万百姓?此事绝不能让许家庄得逞!这些百姓是属于大明的,一个都不许拐走,必须想出办法制止!”

……

九月一日。

海港城,白堡。

高层会议上。

许远问农业方面的负责人李进道:“目前我们收集到的粮食有多少了?完成年初设定的囤粮目标了么?”

“我们收集囤积到的粮食,已经达到5.33亿石,远远超过了3亿石的囤粮目标,加上粮仓里还没有吃完的存粮,总的粮食储备量,达到了6亿石之多!也就是说,整个江南地区的粮食,差不多有一半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李进语气中带着兴奋道。

六亿石?

这个数字让许远眼睛一亮,感到十分满意。

够了。

这些粮食完全够用了,可以支撑一切计划的施行了,让他心里感到踏实多了。

不过李进也介绍了一些不太好的状况,那就是跟许家庄合作的各地农户中,总有那么少部分,经受不了其他粮食收购商开出的高价诱惑,或者私下留了过多的粮食,没有遵守跟许家庄的合作约定,把余粮全部卖给许家庄。

且这类的农户比例不算低,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最新章节第199章 全国粮食减产,江南大丰收!,网址:https://www.tden.net/320/320560/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