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崇祯松了一口气(2/3)

作品:《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间的沟通非常有效,如果有所不满,也可让朝廷驻海港城的联络太监冯久英转达抗议,斥责庄主许远一番也可,没必要换人,何况就算换了,下一个也不一定会比蕲春年客气多少,不如还是忍忍吧。

这个回复让朱由检郁闷吐血,但又无可奈何,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现在听到蕲春年又开始胡说八道,朱由检只能放低自己对儒雅君子的要求,学会了不少的祖安问候。

“陛下你不要跟我开玩笑了,我这次说的是认真的,是真心在向陛下您祝贺。”蕲春年讪讪的笑道。

“呵呵,是你先跟朕开玩笑的,还不许朕讲点笑话?又以许家庄海军舰队行动之迅速,若真想取朕的脑袋,只怕也就三五日之内吧,难道朕说错了么?”

朱由检懒得装了,干脆实话实说,表示自己的担忧。

“陛下,你真要是这么害怕,那就让我住进皇宫,我来保护陛下,不管谁想伤害陛下,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当然为了避嫌,安排我住进东宫,跟太子住在一起就行了。”蕲春年提议道,一双眼睛又狡黠的乱转。

“滚!”朱由检的回答言简意赅。

“陛下,许家庄的这次行动,对大明是一件好事,于陛下更是好事!”

蕲春年则进入正题道:“这意味着许家庄,正式的开始了海外拓殖战略,拥有了第一个的海外拓殖点了,因为把济州岛拿下后,港口成功建立后,济州岛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渔业中心,每年加工处理的海鱼,会达到每年五十万石、一百万石甚至上千万石,另外也是大明、朝鲜、日本三国之间的商业中心和物流中枢!”

“单单这个济州岛,只要经营得当,每年就至少带来几十万、几百万银元的利润,可能相当于大明曾经一年的税赋收入。”

“正因为有利可图,利润丰厚,以后许家庄的经营重点,可能就会放在海外拓殖之上,而不是在大明之内投入过多的资源和精力,甚至需要借助大明的各类资源,来大力的发展海外战略。”

“比如济州岛的开发,陛下手中持有的皇室资本,也可参与进去,在济州岛开几家店面,盘下几处仓库,投资海鱼加工厂等,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完全可以进行投资。”

“后期,许家庄的目光会放到更多、更远的地方,会投入资源和人力,建立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乃至第几百几千个的拓殖点,精力关注度,就更加不会放在大明境内了,只会不断的往外走。”

“陛下想想,不断的往外走出去,资源不断投出去的许家庄,对大明而言,对陛下您而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何况陛下也能参与和入股,分享其中红利,这难道不更是一件好事么?”

听了蕲春年这番一板正经说出的话语。

将信将疑。

朱由检只能是将信将疑。

海外真的有那么好么?并不是充满了瘴厉的蛮荒之地,反而充满了发财机遇?

还每年几百万两利润,就一座小小的海岛,就拥有这么大的发展潜力,这可能么?

如果海外的机遇真的有那么多,到处都是资源和财富,为什么这数千年的时间里,华夏民族就是难以走出当前的版图,不把那些膏腴之地全部占了,反而便宜了别的民族——毕竟如果对外扩张是有利可图的话,是利大于弊的话,华夏民族的进取精神不会差多少,不然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疆土。

之所以不能继续进取,实在是没什么油水可捞,统治成本却极其高昂,得不偿失……老祖宗们知道土地的重要性,但真的尽力了。

难道许家庄一介商人势力,却可以创造出奇迹,做到连国家体系都做不到的事情?

怀疑。

站在常识角度,朱由检不得不表示怀疑。

不过……蕲春年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就拿这个济州岛为例,许家庄拿下之后,管理人员总要个三五百吧?驻军肯定也要个一两千吧,还有其他方面的资源投入,每年几百万两的银子没有赚到,倒是先搭了几十万进去。

如果这类的拓殖点,有十个、百个、千个、万个呢?许家庄得投入多少管理人员,训练多少军队驻守?每年的开销又得有多大?

而且跟大明连片的疆土不一样,这些分散到各个地方的拓殖点,即便有利可图,但过于分散,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难以快速将资源和力量集中起来使用,像是撒芝麻,很可能被各个击破。

他的大明帝国呢,则始终是完整的、统一的、力量和资源是较为集中的,即便现在在资源和实力上,不如许家庄,但他卧薪尝胆,大明再发展个几年、十几年呢?

届时大明的实力,就算干不了整个许家庄,但轻松敲掉一两座的集体庄园,应该没有任何的难度吧?

而许家庄的资源,又大量的投放到海外,无法短时间内来援,只要把握好机会,一举把江南地区的许家庄据点,全部敲掉拿下!把许家庄的影响力,全部驱逐出大明,这也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希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最新章节第197章 崇祯松了一口气,网址:https://www.tden.net/320/32056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