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脱胎换骨,大明军队行了!(2/3)

作品:《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既然山、陕的流寇那么多,流寇家属亲友更是无数,干脆我们见人就抓!老人小孩一个都不放过,只要把当地抓的没人了,以后不就没流寇了么?山、陕之地的百姓,少说得有几百万人吧,这够我们抓好几年了吧?”

“还是不要把人全都抓走为好,要留下一些男人女人小孩,过些年等他们长大了,生下更多孩子,我们再过去抓一批,以后俘虏就源源不断了,做生意要讲究长久。”这位士兵的话,第一句慈悲,后面全是魔鬼的言语。

众多的兴奋讨论声中。

新兵王贵祥竖耳倾听,今年刚满二十岁的他,已加入通州军半年了,之所以选择当兵,是家里有兄弟五人,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丁口,而要想吃饱饭,只有极少数的几条路,当兵就是其中之一。

通州军的待遇是还不错,伙食比家里强的多,不仅能吃饱,红薯土豆更是不限量,想吃多少吃多少,但不得浪费。

每月3块银元的月饷,唱名发放,成色十足,其中2块寄到家里,自己攒下1块,且没有赌博、喝酒、逛娼馆等陋习,自制力强,最大的目标,就是在三年内攒下30块银元,给自己娶一个媳妇。

没错,明末封建社会,许多地方存在普遍的溺女婴现象,导致男女比例达130、140比100的程度,而富户往往三妻四妾,进一步导致婚配失衡,男性光棍比例可能高达50%,要想娶到媳妇,只能拿出高额彩礼,以金钱竞争配偶——即天价彩礼古已有之,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新鲜事。

王贵祥设定的攒钱30块银元的目标,可能还是娶媳妇的最低标准,不一定能找到条件较好的对象,而只要他染上任何一项陋习,就会前功尽废,必须克制住对一切的欲望,才可能做到,但往往只有极少数人才有这个坚持能力。

中间还得不发生任何意外情况。

何况就算他成功娶到媳妇,也不代表万事大吉,成了家,房子得有一个吧?老婆孩子总要养吧?花钱地方一个接一个,以他每月区区3块银元的月饷,怎么可能打的住?

所以对王贵祥这样的穷人而言,真的是很难看得到希望,哪怕非常努力,自我克制力极强,断子绝孙的命运,也是大概率的事,哪怕他内心充满了不甘。

但几位总兵大人,就剿灭流寇,抓捕俘虏的对应奖励条例发布出来后。

烧了。

一团火焰,开始在王贵祥的胸膛里熊熊燃烧。

流寇!流寇!流寇!

他嘴里不停的滴咕:“男人青壮6块银元,老人妇孺2块。男人青壮6块,老人妇孺2块……”

这句话他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反正是牢牢记在心里,绝对不会忘记!

……

许家庄商队的到来,让通州军、天津军、蓟门军这个朝廷官军兵团,在万里镇外多驻扎停留了一天。

第二天。

十月十四日,一早。

大军拔营,继续出发。

但这一次,这支朝廷大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原本至少要一个时辰才能完成的拔营工作,被压缩到了半个时辰完成,高效利落无比。

然后就是疾步行军。

上午行进三十里,下午行进四十里,即一天就行军了七十里(平原地形环境下,这个行军速度不算夸张)。

十五日更快,中午没有停下做饭,而是购买许家庄商队的压缩饼干充饥,节省了一个时辰,多走了五里,当天急行军七十五里,不少士兵脚底磨出了水泡,但少有人叫苦喊累。

十六日,大军速度下降,行军六十五里。

十七日,即将抵达流寇不久前袭扰过的真定县,而只要到了真定,便能通过井陉进入有数十万流寇潜匿的太行山区,他们这支大军,只要进入太行山中,就可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毕竟这里是流寇控制与活跃的区域。

这让所有将士都打起了精神,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他们天不亮就拔营出发,早饭吃压缩饼干就水,中午吃压缩饼干配罐头,到傍晚天黑时分,终于抵达了真定县城外。

合计强行军一百一十里,掉队不到千人,创造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奇迹,在整个古代战争史中,这行军效率完全能排得上号。

但真定城外,这支朝廷大军也只是短暂休整了一天,待掉队人员归队,恢复近三万人的建制。

……

十月十九日。

杨御蕃、王洪、邓玘率领的朝廷大军,刚进入太行八陉中的井陉,确认此地不再属于朝廷控制区域,不管做什么,都不会遭到文官士绅的弹劾后。

“杀啊!”

“剿灭流寇!”

“速速跪地投降,饶尔等不死!”

“你们这些贼寇都给我跪下,男女老幼皆束手就擒,我等朝廷天兵已到,反抗者杀无赦!”

近三万的精锐将士,立刻化身豺狼勐虎,朝着所有有房子、有炊烟升起的方向扑去,根本不理会那些本地山民说自己是良民的解释,默认他们全是流寇,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最新章节第114章 脱胎换骨,大明军队行了!,网址:https://www.tden.net/320/32056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