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一个亿(1/2)

作品:《重生之江州往事

王树人校长接2连3地留沈言谈话,不光是徐盛年和杨柳,连沈言自己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当下只能听着老校长继续说下去。

说-a&am;——>

“是这样,在去年夏天你不是和我聊过1次吗,我还记得当时聊起关于新能源的问题,你的思路很开阔,格局也很大,所以我印象很深。”

沈言没有说话,心里琢磨着老校长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他知道江州科大虽然现在是1所国内1流的综合性大学,但其前身其实是江州汽车学院与江州工学院,在机械与汽车等工科专业具有较强的实力,难不成学校还想在新能源这1块真的有什么想法?

“我们这两年有1个计划,就是联合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学院与动力工程学院联合成立1个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说起这个,对于咱们科大的前身你也知道,我们的动力工程学院与机械学院传承了以前的汽车学院和江州工学院的实力,当时与你聊天的时候,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也希望能够得到政府方面的支持和引导,但是在目前看来,收效甚微,可以说这个研究院自起步起,就1直处于扯皮的过程之中。”

沈言怔了怔,没想到王树人校长所说和自己猜测的并无2致,科大居然悄无声息地就成立了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而且是3大院系合作,而且这3个院系通力合作看起来重点应该是想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看来自己还是在校园里待的时间过短啊。

沈言心里突然冒出1个想法,而且这个想法1经滋生,就如同心里被猫抓过1般难以抑制,不过沈言这两年早已经锻炼出来泰山压顶不崩的本事,只是短短几秒钟,已经平复下来说道:“院长有什么想法尽管提,我能帮助的,1定尽力而为。”沈言表态。

“那我就直说吧,现在研究院其实面临着很多问题,因为短期内新能源在国内的成果转化是很缓慢的,我们在起步之初就本着与政府合作,高标准来打造这个研究院的,但是目前看来地方政府并不感兴趣,我们也与省内几家车企联系过,想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运作这个项目,但是似乎大家的中心还都没注意到这方面来,恰好你今天过来我希望你能从1个企业家的思路去分析1下这种情况该怎么改变。”

沈言连忙谦逊地说道:“在院长跟前可不敢称企业家,院长这是折煞我也。”

通过王树年校长的1番解释,沈言也算明白过来,现在研究院的发展陷入困境,最主要的就是缺乏政府与企业的支撑,没有企业与政府的支撑,仅凭科大1家研究成果是难以转化的。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本质上是1个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过程。科技供给主体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创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市场自然会为科技成果提供转移转化、价值变现的渠道。

换句话说就是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存在脱节。

科大现在面临的就是这样1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1时半会能解决的,想到这里,沈言问道:“王校长,徐院长,我可以了解1下研究院的规划吗?”

王树人与徐盛年对视1眼,最后还是徐盛年先说道:“我们原计划的是由江州市政府与科大联合共同组建,主要致力于新能源的技术研发、项目孵化和产业投资。新能源研究院通过整合国内外新能源相关领域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利用科技大学的学科优势、江州市的政策与市场资源,围绕“科技创新”和“创业服务”两大核心业务,着力打造技术研发、项目孵化、仪器设备共享和产业投资4大平台。努力在传统能源的清洁化高效利用、新能源全产业链、能源互联网及能源政策4大方向实现重大突破,培育1批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型技术和企业。”

“研究院现在自身的进展情况如何?”沈言不动声色地问道。

徐盛年有些惭愧地低下头说道:“目前为止,与江州市政府那边的沟通陷入停滞,包括原先构想的组织架构什么的都没有能够成立,说白了现在也只是1个空架子,只有1个办公室存在。”

“你们原本预计的这个团队有什么领军人物吗?”沈言直接了当地问道。

“这是个实际问题,我们学校虽然在汽车领域有1定地位,但是在新能源这1块并无太大优势,主要还是王校长高瞻远瞩提出了新能源研究院的规划,目前在国内新能源这1块,只有华清大学的金教授较为出名1点,另外就是诸如比亚迪为代表的车企。”

沈言这是第2次听人说起金教授,上1次还是在去接雨晴的时候听他的同学谈起来在金教授手下学习,也不知道这个金教授是不是就是金铃的爸爸,如果是的,那可就有意思了。

“王校长,徐院长,我是说如果咱们不找江州市政府方面的话,靠自己能不能把这个研发平台给建起来?”

“成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科大的汽车工程系也是鼎鼎有名的,关键问题还是没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我们的成果转化非常困难。”

~

说来说去还是绕回去了。

沈言暗自做了个决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江州往事 最新章节第463章一个亿,网址:https://www.tden.net/317/31777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