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五年前的因现在的果(2/3)

作品:《春风1991

是最难的攻克的舰载机。

全世界能够制造舰载战斗机的国家只有美、俄、法、英,自马岛战争后,英国大踏步地迈入了衰退之路,军工制造领域退化尤为明显。根据相关机构的分析,十年后应该将会失去生产主战坦克的能力,失去独立研发战斗机的能力……

这些判断都被应验了。

整个欧洲,除了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就只有法国还在坚持着自主军工体系,法国也是西方国家除了美国之外,唯一一个能够研制所有类型武器装备的国家。

高卢鸡总是那么高傲,即便他们投降的速度也举世闻名。

舰载战斗机这块没法一步到位,只能老老实实地走先仿制再国产化最后再改进的道路,因为作为重要的配套,舰载战斗机的研制进度不能落后于航母的研制进度,必须要赶在航母下水之前进行量产。

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五年的时间了,1800余天,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要争分夺秒丝毫不能耽搁了!

这可是仿制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的工程。

此时大家才明白一个月前姚远为什么对瓦良格号的续建改进进度不满意了,时间真真的非常紧迫。

姚远对第一条国产航母顺利下水的时间很有把握,因为一年之后,方向造船厂就能提供给大批量具备建造高技术含量船舶的工人,接下来的四年无论如何都能够完成首艘国产航母的建造。

可是t-10-3舰载战斗机国产化绝非如此简单。

姚远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去和112厂沟通合作将t-10-3国产化,说因为112厂的苏-27国产化研究才开始出现一些成果!

t-10-3是基于苏-27研发而来的重型舰载战斗机,把苏-27的国产化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也就具备了立项国产化t-10-3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112厂根本无法和春风科学院联合研制。

从现在往前看,知晓内情的人猛地发现,从姚远全力帮助部队引进苏-27生产线那天起,他就已经想到了今天,想到了航母、想到了国产舰载战斗机,后来从乌克兰那边买回来几架t-10-3和全套技术,也是为了今天。

这份深思熟虑这份谋划策划能力,令人钟卫国等人折服。

五年前种下的因,如今到了结果或者即将结果的时候了。

姚远说,“航母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所说的航母和老百姓说的航母是两个概念。舰载机除了战斗机,还要有预警机、救援直升机、反潜直升机、通勤运输机等等。美国佬是世界上使用航母经验最丰富的国家,向他们学习没什么丢脸的。”

“其他的可以暂时放到一边,但是反潜直升机和救援直升机这块是必须要跟上载舰的研制进度的。在东北考察期间,哈飞厂是我考察的重点之一,他们的海豚直升机国产化进展比较顺利,我们目前没有更好的选择,在春风科学院航空研究所的通用直升机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我们恐怕都只能用海豚直升机作为反潜、救援直升机了。下一步我准备去昌飞厂看看,他们正在搞大黄蜂直升机的国产化,这款大型直升机可以作为舰载运输直升机来使用,也是我们当前唯一的选择。”

“t-10-3是重型舰载战斗机,本身具备很强的搜索能力,在先进相控阵雷达系统服役之前,依靠该机自身的探测能力能够基本满足远近海空的作战需求。我们的基础是一片空白的,贪大求全要不得,只能根据轻重缓急来选择,但是有一点,所有的配套项目都要立项,不管现在是什么条件,都必须要先立项先展开研究。刘组长,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建议和呼吁,同时也是春风集团的正式建议。”

姚远说完最后一句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

刘绍清重重的地记下姚远的发言,沉声说道,“前不久陪领导去了132厂,看了十号工程,当时领导坐在样机的座舱里沉默了很久,他坐了足足三十分钟。”

“慰问132厂和611所的科研人员和一线工人的时候,他说,无论如何也要把十号工程搞出来,把这架华夏民族的争气机搞出来,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什么给什么,不惜一切代价。”

停顿了一下,刘绍清说,“回到京城后,领导提出了一个宏伟的科研计划,随后多项重大项目立项。我们立项了四代机,第四代驱逐舰,先进航电系统,第四代核潜艇……”

“在国家经济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依然立项了这么多重大项目,足以表明上层对科技引领军事战略的高度重视。姚院长,航母配套项目的立项我个人认为是不存在阻力的,有春风集团的全力协助,我相信这些项目都能够按照计划的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地完成。”

姚远心情澎湃,重重的点头。

在上一世,他看到了人民海军第一艘航母的服役,即改头换面的瓦良格号(16号),那是2012年,同年,仿制t-10-3的歼-15重型舰载战斗机在功勋飞行员戴上校的驾驶下,成功降落在飞行甲板上,标志着人民海军实现了舰载机上舰的历史性突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春风1991 最新章节第912章 五年前的因现在的果,网址:https://www.tden.net/272/272150/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