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大明把人变成了鬼(仍然是四合一,冲鸭)(4/5)

作品:《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

氏很不顺眼,就很想干掉田氏。比起姜橘,他们的思想实在是太保守太落后了。也只有田氏亡了,师父才能执掌齐国政坛。”

“那就努力吧!”

“努力!”

……

北地,孔子继续和李闯对峙,继续整顿内部人心,培养国人,训练军队,实力每过一天都有着肉眼可见的进步,人心也越来越归附于他。

南方,伴随着风逸的行动,大量的义子被释放,江南大族开始瓦解,大量的物资,向着左良玉而去,左良玉起兵造反,庞涓镇压中。

可以预料的是,当左良玉被平定之后,风逸一定会再次拿着左良玉作为借口,开始更进一步的整顿江南大族、江南士绅。与此同时,大批量的人口,离开了江南,前往了海外。

西方,墨子率领二十万大军,入蜀。

一路走来,墨子并未急着和寻找张献忠主力决战,而是每到一县,必先强制赎买本县所有土地,然后推倒旧的县城,重新规划,建设墨子小屋,将百姓们集中在墨子小屋之中。

每一天,都会有墨者给百姓们分配任务,完成任务的可以获取工分,这工分可以兑换墨大头、朱大头,也能兑换大米白面,布匹丝绸。

墨大头是从前关中之地铸造的银子,含银量六成,制作精美,防伪功能强大。而朱大头则是最近几个月才铸造的,本质上和墨大头是一模一样的。朱大头之所以存在,主要和孔子与墨子做的交易有关。

孔子表示,朝廷愿意支持墨大头,甚至让墨大头成为官方唯一指定货币也行,但是,上面的头像要换一换,然后就有了朱大头,据说上面那个老头儿,是传说中的太祖高皇帝。

伴随着土地的强制赎买,从此以后,整个县城的土地,就都是秦国公的了。即使是老百姓,也只拥有暂时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这样一来,土地买卖就成了不合法的行为。

即使非要卖掉土地,也不是卖给私人,而是卖给朝廷,也就是重新卖给秦国公府。

为了不让百姓们在卖地的过程中吃亏,受到底下官员的剥削,墨子特意规定了价格:正常年景,该地平均收获的十倍!

如果某地是亩产四石,那么这亩地卖出之时的价格,就是四十石粮食!如果某地,一年两熟,每次亩产三石,那么一亩地的价格就是六十石粮食。

为了防止官员从中渔利,墨子该特意规定:百姓可以自由选择是要粮食还是要银子。

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墨子来了,青天就来了!

他们过上了只要勤劳肯干,就能一天三顿的日子!

这样的生活,或许在士绅、读书人的眼中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最底层最朴素的百姓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是以往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好日子了!

土地强制赎买,赶走了所有不愿意配合的士绅、豪商!

实际上,此举直接赶走了六成以上的士绅。而那些留下来的,大多数并不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墨子的理念,而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天下迟早是墨子的,既然如此,那他们跑什么呢?

即使今日跑了,等到明日、后日墨子大军开过去的时候,又能往哪里跑呢?

更何况秦国公虽然忒霸道了,但是并不要命啊!

况且秦国公有的是钱,都掏银子赎买了,还想怎么样?

看看张献忠经过的地区,那些士绅的下场,再看看左良玉盘踞的武昌地区士绅们的下场,再看看江南之地,风逸是怎么折腾士绅狗大户的,再看看北地的士绅,是怎么被一无所有的流民弄死的。

这么一想,这些士绅就发现,天下虽大,却已经没有了士绅们的立身之地!

北方还在战乱,南方也在折腾。川蜀之地原本是天府之国,和平无比,可流寇却进来了。所以,这么想之后,也就有许多士绅留了下来。

大规模打黑,打死了一切明面上的杀人犯,没死的也被拉走强制劳动改造,等待他们的是漫长的劳动教育。至于那些游手好闲的混混们,现在都老实的很,不老实的,都已经被吊在了墨子小屋附近。

墨者们,专制一切不服!

赠予百姓们房屋,让他们免费居住在墨子小屋内,此举打散了宗族,让百姓们不在以宗族为单位聚居,而是以墨子小屋为单位,每三十到五十户为一个基本生产单位。

墨子小屋,这是内部的叫法,外面都称之为平民居舍。这样的小屋,三十到五十户为一幢楼,楼下有抽水水井,有公共厕所、公共浴室等相关设施。

夸张一点的话,以前的乡下土地主,单论生活质量,在某些方面,也没法儿和居住在墨子小屋中的百姓相比。

旧的社会,死了!

被墨子小屋以及墨子这一套连环组合拳给打死了!

某座墨子小屋附近,墨子蹲在地上就这从抽水水井里刚刚抽出来的井水吃着手里的锅盔,曲大在一旁对着手里的肉夹馍较劲儿,而二人的对面,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夫人。

这位夫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 最新章节第三十二章:大明把人变成了鬼(仍然是四合一,冲鸭),网址:https://www.tden.net/265/26555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