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随便说(1/3)
作品:《每天都离现形更近一步》特字头的人出动,足以说明联保局对此次事件的看重。>
如果仅仅只是海星爆发,不是什么奇事,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
海水养殖业的兴起,注定会改变近海海洋生态,理想中和谐的海洋牧场不是这么快就能建好的。投资养殖有风险,就算没有污染和病害, 但天气变化以及海洋生态改变带来的不确定的因素,也会导致养殖户一年或者几年的努力化为乌有。>
比如海星爆发,爆发一次损失上亿是常事。>
这次最多只是稍微严重了些,或许还有气候小波动的因素在内。>
总之,还算意料之中。>
但,突然出现的“隔离带”,无法解释。>
形成原因未知。>
后续影响如何?是否会再次出现?>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意义?>
比如, 某种预示?>
是否会威胁人类的生存?>
专家们担心气候异常期卷土重来,涉及这些,就不是小事了。>
了解到这个逻辑链之后,风羿:“……”>
他怀疑,昨晚释放的标记物是不是超标了,海里的情况比预想的,规模更大?>
太有冲击力以至于吸引来“特”字头的人?>
风羿犯愁地敲着额头。>
冲动了,还是冲动了啊!>
倒不是认为联保局的人真会查到他身上,他只是没想到会整出这么大的动静。>
直升机在码头上方飞了会儿,降落在附近一处停机坪。。>
风羿过去的时候,特别调查组的人已经同本地团队接洽。>
来的这几位特别调查员里面,风羿还真认识一个。>
走在最前面的那位,四五十岁,身材高瘦,当初的袁队长, 现在的袁组长。>
第一次见这位, 还是在钺山钓鱼抓到小青龙的时候,被找过去问话。>
那时候老袁还是队长,这次就变成组长了。>
当然, 组长跟组长是不同的,普通任务小组跟特别调查组,那是两个概念,后者级别更高,权力不小。>
而特调组的组长,也是绝对的高层了。>
风羿跟老袁交流不多,有限的几次都是在网上,通过聊天软件,大多数时候说的是工作任务相关。对老袁的了解,也主要从管家口中得知。>
袁组长不苟言笑,并不意味着没有表情,他不是那种成天死板着一张脸的样子,只是给人的感觉相对严肃,而严肃之中又不缺待人接物的礼仪,不会让人觉得被冒犯。毕竟只是谈话,不是审犯人。>
但是想从袁组长表情中看出更多,几乎不可能。>
当然,风羿不一样,他读的不是表情,而是人体由内而发的真实情绪信息。今天老袁的心情似乎不太好。>
袁组长下飞机时把墨镜摘了,可这时候阳光很强,刺得眼睛都眯起来,视线受到干扰,又再次戴上。>
一行人往科研船那边走,还剩下一艘科研船没有出发,看样子是知道特调组的人回来,在这儿等着。>
了解最新进展,袁组长面上并未放松,越发严肃。>
海底“隔离带”的形成依然没有找到原因,但依照精确的数据变化来看,“隔离带”在减弱,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彻底消失。>
所以他们得抓紧时间采集样本记录数据。>
“专家们猜测很多,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和思考的角度,给予了分析和依据。”一位本地团队的人递过资料。>
袁组长看后并未表态,面上也看不出他更支持哪种猜测。>
面对这位联保局高层实权人物,众人多少有些紧张,离得近的年轻助理和学生们呼吸都放轻。>
风羿没靠近那边,隔着一段距离。>
虽然不觉得做的事情会被发现,但,也不愿意跟这种特字头调查组的人接触太多,感觉怪怪的,还有点提心吊胆,万一被找去谈话的时候哪里露馅了呢?>
特调组的人,比韦鸿羲那样的基层调查人员的能力强多了。>
联保局升职全凭功绩,老袁近两年又查了走私和偷猎大案立功,升职这么快,说明很有本事。>
啊,当年被姑奶奶她老人家打脸的小年轻,已经成了高层实权人物了。>
惹不起!惹不起!!>
万一老袁被打过的脸想在他这里找回场子,咋整?还是别在他眼前晃了。>
这么想着,风羿推了推鼻梁上的墨镜,转身就要离开。他得总结失误,汲取经验,然后远离事发地。>
刚挪动步子,就听那边一声:>
“风羿!别急着走,来,聊几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天都离现形更近一步 最新章节第215章 随便说,网址:https://www.tden.net/262/26216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