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立法(2/3)

作品:《宋成祖

有战功,还要在武学表现良好。有功劳,有本事,这才能顺利高升。放在文官这边,一样要有地方的行政经验,做出了业绩,才能平步青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路子是很合适的。

可问题是朱熹有更大的野心,要有更高的成就……他可以去地方历练,可以积累经验本事,但是却有一个前提,必须找到赏识他的,抱上大腿,这才能平步青云,无往不利。

不得不说,朱子的脑袋瓜子,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样。

“启奏官家,草民年幼无知,又不通朝政,只怕暂时还不能胜任。草民斗胆,想请官家准许草民再读几年书,多学一些道理,再来给陛下尽忠!”

赵桓忍不住笑道:“你可知道,在朕身边办事的都是什么人?”

朱熹愣了一下,还是低头不语。

赵桓自顾自道:“最初的时候,吕颐浩吕相公在朕的身边,接着有张浚张相公,赵鼎赵相公,还有胡尚书他们……这可都是位列宰执的重臣,你就不想和他们一般吗?”

朱熹的心砰砰乱跳,一步登天的机会就在眼前,当真拒绝了,只怕这辈子都不会有了,只不过在沉吟片刻之后,朱熹还是摇头。

“官家,草民以为,身逢盛世,这是草民几世修来的福气。若是只求为官,未免辜负了上天恩泽。”

赵桓忍不住大笑,“你年纪不大,野心倒是不小,怎么,连宰相都看不起?”

“不!”朱熹连忙解释道:“回官家的话,草民哪敢小觑宰执。只不过草民觉得官家励精图治,我皇宋焕然一新,和从前历代都不相同。如此大世,如此剧变,若是不能好生归结,写下来,传流后世,实在是千古遗憾。”

赵桓再度一喜,朱熹这小子还真有思想家的敏锐啊!

且不论他主张什么玩意,朱熹的学说能统治几百年,还是有过人之处的,只要他的屁股不歪,一切都好。

赵桓想了想,点头道:“你既然有这个志向,朕自然要成全你。只是朕也有一个想法,仅仅拘泥在圣贤之学上面,恐怕还不能说明白本朝的事情。朕自提倡气理新说以来,一直在鼓励科学技艺,鼓励推陈出新,如果修书,这也是断然不能忽视的东西……甚至还要重于圣贤之学,你明白吗?”

朱熹悚然点头,他当然清楚。

“草民必定苦心读书,学贯古今,为官家鞠躬尽瘁!”

赵桓脸上带笑,朱熹这小子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光是死读书也不行,朕就给你一个题目,你说这废除宦官,此举如何?”

朱熹没有半点迟疑,立刻道:“回官家的话,天子废除宦官,再无奴仆,此乃天子圣德,吾皇仁德,冠绝古今,虽汉文帝也不如远甚!”

“你倒是会拍马屁。”赵桓笑呵呵道:“你去写一篇文章,尽快交给朕吧!”

朱熹连忙答应,简直受宠若惊。

他最想当的,也就是赵桓的文胆,用自己的想法,去影响官家,乃至改变官家,这也算是另一种帝师。

朱熹是个十足的行动派,加上这么大的诱惑在眼前,三天之内,就把文章送到了赵桓手里。

赵官家看过之后,竟然在第二天,就下旨召集了所有重臣,从宰执诸公,到六部尚书,悉数到场。

赵桓首先满脸含笑,“赵相公……朕在当初,还和金人交战之时,就主张清丈,废除奴仆。随后朕又改革军制,废除了勇敢效用,也废除了部曲家将……你说,我大宋还有奴仆吗?”

赵鼎躬身道:“回官家的话,大宋之开国以来,爱惜百姓,有钱人家的丫鬟仆妇,多为雇佣,不许主家随意打骂,更不能草菅人命……相比之下,我大宋体恤百姓,已经远在汉唐之上。如今又有官家的诸般作为,可以说天下万民安康,百姓和乐,没有奴仆卑贱,实在是吾皇圣德,冠绝古今!”

赵桓朗声大笑,“赵相公。你这是谬赞了。其实朕还清楚,有些地方依旧积习难改。而且就算没有了奴仆,也不见得天下人都能一样拥有尊严,我们还差得太远。”赵桓随即又笑了,“当然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向前走了一大步,值得庆贺。”

赵桓说完之后,又扫视群臣,昂然道:“既然走到了这一步,朝中官制也要调整一番,唯有如此,才能跟得上局势变化,诸公以为然否?”

来了!

早有聪明人猜到了,赵官家把宦官都给废了,不可能没有大动作。

“朕的身边没了宦官,却也不能没有办事的人……朕打算挑选几个学问人品都好的臣子,组成内阁,替朕管理宫中事务,整理奏疏。”

众人一愣,尤其是政事堂诸公,更是大惊失色。

有内阁,政事堂自然就是“外”了,只要官家愿意,把政事堂的印交给内阁,他们这些宰执就成了摆设了。

赵桓却是直接道:“你们不必胡思乱想,内阁就是负责宫中事务,断然不会侵夺政事堂权柄……暂时由刘晏统领,等文臣补充完毕之后,朕会另外安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成祖 最新章节第528章 立法,网址:https://www.tden.net/261/261822/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