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建都(一)求订阅(2/3)
作品:《黄庭大千》国要自强,越国未来要走的路,注定是一条满是荆棘的路。”
“将希望寄托在别的国家,不吝于是将要害,亦交由别人掌控,稍后差池,生死不由自己。”
姒伯阳淡淡道:“所以说,其他诸侯再强,不如我越国自己强。”
强国!
这是越国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越国不强,自有诸国窥伺。越国若强,就该诸国惧怕越国窥伺了。
同时,只要越国强大,无论是来自吴国的威胁,还是三苗的威胁,都能迎刃而解。
就在这时,中行堰悠悠道:“上君,要想强盛越国,必要经历变法,将山阴氏强大的经验,广而推之。”
“因为变法,山阴氏以二十万丁口,统一会稽。如果现在再广而推行变法,越国未尝不能以数百万丁口,争夺霸业。”
这话一出,山阴氏群臣纷纷点头,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而山阴氏以外的其他氏族,则脸色沉重,但却没有人敢出言反对。
十二等军功制的推行,让山阴氏上下尝到了甜头。山阴氏就是凭着以十二等军功制为核心的耕战,才有了今时今日的成就。
所以,山阴氏大部分人都认为,若没有变法,就没有山阴氏的强大,并将十二等军功制奉为圭泉。
便是其他氏族的人,也对十二等军功制的威力心有余悸。不怪有如此威慑力,实在是十二等军功制,带给山阴氏变化太大。
要不是变法,使得山阴氏只用二十年,就练出一支战力凶悍的强兵。就是姒伯阳证就陆地神仙,也难以单凭武力镇压各方。
毕竟,会稽氏族足有四五十万兵马,也有十几位老而不死的强者坐镇,一心拼命的话,不是没可能挡住姒伯阳的。
中行堰的眼睛,似乎闪动精芒,道:“臣以为,变法,是我越国立国以来的头等大事,无变法不强国,无变法不强军。”
“以山阴氏为模版,在整个越国推行变法。如此不过百年,我越国的国力,必然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姒伯阳看着慷慨陈词的中行堰,低头思量了一下,道:“没错,你说的没错,变法……咱们越国当务之急,不是与吴国开战。”
“而是变法!”
这一刻,姒伯阳直接定下了越国未来的基调,
就是对变法有异议的臣僚,在姒伯阳如此鲜明的态度下,亦不敢再僵持下去,免得惹着姒伯阳不快,招来祸事。
身为开国君主的姒伯阳,威信之高无人可比,但凡他认定的事,就连上阳仲这等辅臣、老臣,都要斟酌再三,提出异议。
一般的文武重臣,在姒伯阳表明态度后,除了成为应声虫外,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姒伯阳道:“中行,你来说说,咱们当前的问题。”
“诺,”
中行堰应了一声后,道:“各位,变法之事,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先前因忙于筹备立国,所以在下没有提出变法。”
“如今开国,百废待兴,变法也该提上日程了。山阴因变法而强,越国也会因变法而盛。”
有着山阴氏变法的成功经验在前,中行堰这话说的斩钉截铁,自信满满。
中行堰道:“诸位,山阴氏变法二十年,但削平会稽各部氏族,只用了两三年。”
“山阴氏的兵锋确实强大,可所过之处,却没有好好消化所得,只是名义上的臣服而已。”
“以至于越国境内的各氏族,虽在表面得以统一,可氏族内部,法度混乱不堪,遗老们仍旧掌握相当一部分力量。”
“有的氏族,还在沿用过去的旧法,不,应该说是大部分氏族,沿用的都是旧法,与咱们山阴氏的新法格格不入。”
“短时间内,还看不出什么弊病。可若长此以往,臣担心国将不国,必生祸端。”
“这……”
对中行堰所说的问题,越国一众文武默然不语。
经过中行堰这一说,有些重臣才愕然发现,大越开国之后,需要治理的,已经不仅仅只是二十万山阴人。
大越有着上百氏族,其中大氏族十数,中小氏族过百,丁口加在一起,至少有二三百万之众。
人口翻了十倍,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宗族矛盾随之而来,治理这些丁口的难度,也绝不仅仅只翻了十倍那么简单。
姒伯阳道:“你说的,确实是我越国当前最紧要的问题,各氏族虽统一,可终究是分裂了几万年,地方观念很强。”
“一时半会,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压下去的。除非我愿意大开杀戒,把这些氏族主干,从上到下杀一遍,不然政令难通。”
“更别说像山阴一般,令行禁止,二十万人上下一心了。”
中行堰道:“所以,这就需要上君,施以强硬手腕变法,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杀掉一批冥顽不灵之辈,为变法扫清障碍。”
“变法,”
姒伯阳想了想,重重的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没错,变法……哪里有不死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庭大千 最新章节第三一一章建都(一)求订阅,网址:https://www.tden.net/260/26060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