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长安二十四时辰之正统(1/2)

作品:《盛唐开始于南海

“昨晚的事情诸卿都了解了。”

李渊手里拿着一份明黄色的圣旨对文武百官郑重的说道:“朕冥思苦想了一夜,觉得大唐不能像以前的朝代那样,大统的争夺让对天下安稳的影响太大,现在的皇位之争,损耗的乃是我大唐的国力,朕不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朕决定改变大唐皇位的继承制度!”

“啊,什么?”

“这怎么改?这不是胡闹吗?”

“陛下,不可妄动国本啊!”

“……”

“啪!”的一声,李渊把面前的茶杯摔在地上,飞溅的碎片飞得到处都是。

这突如其来的响声让大殿之中为之一静。

“玄真,你为尚书仆射,这份旨意你来宣读!”

李渊不理会众臣的惊愕,让内侍把圣旨交到了裴寂的手里。

裴寂心里发苦,这可是得罪人的活儿,皇帝在朝堂上不用宦官宣读正式的圣旨,反而让自己这个百官之首来宣旨,这就意味着圣旨中的旨意所有的官员都得执行,不能提出异议!

一旦他宣布完旨意后,皇帝的要求在下面得不到执行,皇帝就会拿他是问,如果皇帝要求惹得下面的官员不满,官员们就会记恨他,别看他是百官之首,要是下面的官员都不配合,他这个尚书仆射也就干到头了。

只要他宣读了这圣旨,有任何一方不满,他就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可他作为李渊的好基友,这时不挺李渊也说不过去,指不定会被找后帐,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他心一横,缓缓打开圣旨快速浏览了一遍,看到圣旨最后的那个印章时,他的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

那是鲜红的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看清楚这八个大字,裴寂知道李渊的这波操作稳了,不由暗中松了口气。

这份圣旨上没有三省的用印,严格来说这只是一份中旨,不具备颁行天下的效力,但有了传国玉玺的加持就不一样了,这份中旨就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效力。

他不知道传国玉玺是怎么到李渊手里的,但这不重要,有了传国玉玺,大唐的合法地位就完全确立了,李渊的这个皇帝称号也就不会再有人质疑,这对大唐来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至于传国玉玺的真假根本不用怀疑,李渊敢在拿出来用就证明他手里的东西是真的,改变皇位的继承制度本就会引起非议,他没有必要再去承担额外的风险。

“陛下,请稍等,臣还有一事未处理完。”

裴寂来到颜子善的桌案前,拿起他的毛笔,在圣旨的最后面龙飞凤舞的签下来自己的大名,又从腰间摸出一枚印章扣了上去。

他这次决定豁出去了,昨夜在曲江池边李渊意气风发的样子不断在他的脑海中出现,自己的好基友既然要开历史之先河,又有了传国玉玺的保证,自己就要做的干脆点,力挺到底。

颜子善是颜回的后代,颜家专门负责记录历史,是以他可以在朝会时旁听记录,昨天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今天的朝会肯定有重磅的事情发生,于是他就按时到达,想看看有没有值得写进史书的事情出现。

皇帝陛下给昨天的事情定性为兵谏,对参与的人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他还在思考皇帝这么做的原因时,皇帝又爆出了大料,他正摩拳擦掌准备记录圣旨内容的时候,裴寂没有马上宣读旨意,而是跑到他这里抢走了自己的笔,他有些不知所措。

他瞄了一眼裴寂盖上去的章,再看看那八个鲜红的大字,他都惊呆了。

传国玉玺固然重要,可对颜家而言没有什么稀奇的,他家里盖了这八个字的圣旨少说都有百余道,真正让他吃惊的是裴寂的那款章。

那是河东裴氏一族的族长印信,一枚代表一个家族的印章是不能盖在圣旨上的,这不符合礼仪,但却代表着河东裴氏对这份旨意的认可,这就不得了了,裴寂代表家族站在了皇帝一方,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

不等他细想,唐俭也来到他身旁,拿起笔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签完字也学着裴寂盖下了自家的印章。

裴寂和唐俭仅仅是开了一个头,他们之后不断有人过来签名盖章。

高士廉、宇文士及、长孙顺德、萧瑀、虞世南等人如同走马灯般在这道圣旨上签名盖章,有家族堂号的就盖家族印章,没有堂号的就盖私章,短短的时间里,圣旨的空白处就被占满了。

这些人中小部分得到过李渊的暗示,要求他们支持自己通过这道圣旨,大部分人则是把这种行为看成了是在站队,他们不关心里面的内容,他们只是在跟随皇帝的脚步,如是而已。

云浩看到孔颖达还杵在原地不动,云浩悄悄溜到他身后,推推他的后腰小声道:“孔代祭酒,你再犹豫不决就不只是在官职前加一个代字了,哪天我舅舅一个不高兴,说不定你就要改名孔代了。”

孔颖达打了个激灵,亦步亦趋的来到颜子善的案几前,弯腰在圣旨上签下来“曲阜孔氏颖达”,随即盖上了他的私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盛唐开始于南海 最新章节第七十六章 长安二十四时辰之正统,网址:https://www.tden.net/256/2562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