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试点(1/2)

作品:《盛唐开始于南海

“你们这是干嘛?”

老魔头看着一脸懵逼的二人道:“南洋现在是皇帝陛下的私人领地,在这里自然不能照搬朝廷那一套,所以陛下决定在南洋设立近卫军,为了区别于其他的军队,特意给近卫军设立了新的编制。”

“请卢国公详细告知,我等仍有不明之处。”

两人还是不太理解皇帝的安排。

老魔头开始给他们解释李二对南洋的军事安排。

其实强调南洋为皇帝的私人领地是朝廷有意为之的。

云浩回崖州前就和李二以及几个军方大佬研究过军队火器化以后的作战问题。

火器化军队的作战模式与冷兵器军队完全不同,以大唐现有的军制体系来看,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李靖和李绩这一个半的帅才都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李二也知晓利害,但想要对军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困难重重。

府兵制是大唐得以立国并保障自身军事力量的基本国策,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石。

府兵是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利益集团,朝廷是这个利益集团的受益者,同时也受到了他们的牵绊。

府兵靠军功提升自身的阶级,如果没有了府兵制这条上升渠道,几十万的府兵必然不满。

云浩很清楚府兵制的弊端,但若贸然改变这一制度,可能要面临着地方不稳的风险,大唐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李二和云浩都不想过度刺激国内,只能用平稳过渡的办法对府兵制进行一步步的调整,直到建立起一套新的、符合要求的军制,才能考虑废除府兵制。

南洋远离中枢,又是李二的私人领地,在这里可以用皇帝近卫军的名义进行试点,即能检验云浩提出的新战法战术,还可以减少军方的反弹。

反正南洋的事就是皇帝的私事,除了民部要给军费,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呗!

云浩提出的军制为义务兵制,基本采用后世一战前的军队编制,以班排连为基础,团级为一个作战单位,暂时不设师级单位,以后的会在现有的团级作战单位上进行扩编,组建师这个更高一级的独立作战单位。

近卫军采用军衔制,抛弃原有的官勋体系,立功人员按照功劳大小享受规定的奖励待遇,升迁全靠自己的能力,原有的军事勋位官爵,若要进入新的编制体系,必须从副职做起。

近卫军的总指挥为皇帝,下设总司令一名,暂定的是程咬金。

副总司令两名,由刘师立和独孤彦云担任,目前两人已经前去南诏,他们将与马三宝和苏定方汇合,带着在那里训练的两万唐军经崖州到南洋大岛来。

司令、副司带领参谋团一个,组成近卫军的指挥中枢,他们还领导着工兵部队和野战医院。

再往下就是六个团级单位,各团的人数差别很大,第一团在编五千人,第二团在编人数达到惊人的八千人,第三团三千人,第四团四千人,第五团六千人,第六团就牛叉了,人数足足有一万两千人。

之所以人数差别这么大,是因为不专业性,穿越五人组只知道后世现代化军队的编制规模,对冷热兵器混合的军队到底需要怎样的编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他们和李二只好用最笨的方法一个个的实验,以期在实战中找到合适的编制规模。

六个团级单位设正副团长个一人。

第一团团长陈东平,副团长待定。

第二团团长冯智辛,副团长云星。

云星倒不是李二挖过来的,而是云海亲自推荐的,作为云家为数不多的陆战将领,在南海舰队呆着限制了他的前途。

第三团团长苏定方,副团长待定。

苏定方虽然能力够强,在军界小有名气,但他毕竟没有为大唐立下过功勋,尽管李二惜才,给了他上校军衔,也只能委屈他担任这个小团的团长。

第四团团长马三宝,副团长待定。

马三宝资格够老功劳够大,却远离军方好几年,李二启复他只能把他先安排到偏远地区。

第五团团长由刘师立兼任,副团长是在长安惹了一屁股麻烦的李元吉,李二让他到南洋就是来避风头的,顺便也给他找点事做,免得他老是惹是生非。

第六团团长是李旭,副团长是常国春。

两人均出自玄甲军,他们的名字很陌生,却是李二最信任的人,派他们统领实力最强的第六团,李二的目的不言自明。

团下设营级单位,营级单位的规模也不相同,第一团下设五个营,每营千人;第二团下设四个营,每个营两千人;第三团下设五个营,每个营六百人;第四团有五个营,每个营八百人;第五团设五个营,每个营一千二百人。

最奇葩的是第六团,下设四个营,每个营三千人,和第三团的人数一样。

每个营正副营长各一人。

复杂的安排是为了测试各种编制的作战效能,试验品开起来总是很奇怪的。

班排连人数相对统一,基本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盛唐开始于南海 最新章节第221章 试点,网址:https://www.tden.net/256/25621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