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建造法坛吕府祈福 接闻圣旨次辅殒命(1/6)

作品:《张居正

吕调阳的府邸位于东单牌楼西侧的井儿胡同。格局虽不宏大,却也是一进三重的院子,照壁藤牖风檐日晷,一看便是大户人家。这一日大清早,吕府大门上挂出一通告示:

设坛祈福,巳时前恕不见客

这告示引起过路人的好奇。不少人想驻足观望,隔着门缝儿瞧个究竟,但吕府门口四名手持水火棍的当值皂役却不容人停留。他们见人就赶,这更是增加了人们的种种猜测。

吕调阳患病在家疗养,已经两个多月了,这在京城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最近几天他不但水米不进,且每天多半时间都处在昏迷状态。不要说一般的人,就是他要好的朋友,也大都不知道内情,他这次病情加剧,为的是“辽东大捷”一事。按理说吕调阳并不是“辽东大捷”主要当事人,但为何偏是他气得瘫倒在床?欲知个中缘由,还得从头说起。

却说吕调阳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小儿子均考中了进士,如今都放官外任。惟有第二个儿子吕元佑,的确不是读书的料。连考三场,连乡试都考不过,如今二十多岁还在晃荡,虽已成家娶了媳妇,却是一个没有功名的白衣秀才。吕调阳每次从内阁回家,一见到吕元佑混在仆人堆里云山雾罩地瞎扯淡,就禁不住长一声短一声地叹气。年初辽东大捷,皇上论功行赏,吕调阳进秩一级并荫一子。吕调阳对进秩一级倒不觉得兴奋,令他欣慰的是恩荫。不成器的儿子吕元佑因此成了太仆寺的亚卿,多少也是一个六品官了。这一下了却了吕调阳多年的心病,因此内心着实高兴了一段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前几天皇上突然颁旨,言“辽东大捷”实乃杀降冒功,已经颁发给所有当事官员的奖赏一律撤销。吕元佑六品鹭鸶补服穿了还不到四个月,就又生生地脱下来退了回去。那天下午,吕元佑从太仆寺衙门回来,怒气冲冲跑到书房里找吕调阳,一把抓下头上的乌纱帽朝地上一掼,吼道:

“都是你做的好事!”

上午王国光到吕府来拜望,向吕调阳讲述了“辽东大捷”的内幕以及被查处的前因后果,因此他已知道儿子的恩荫将被撤销的事。这会儿见儿子发脾气,他也只好忍气吞声,指着一只凳儿说道:

“佑儿,你且坐下,听我对你说。”

吕元佑哪里肯坐?他窝了一肚子火跑回来,就是要把老爷子当出气筒。只见他跺着脚吼道:

“听你说什么,你虽然挂着个次辅的头衔,其实是一个窝囊废,人家想怎么捏估你,就怎么捏估你。”

儿子这无情无义的几句话,像刀子直扎吕调阳的心窝,眼看着他的脸色就变了——打从五月份起,吕调阳就很少去内阁上班,期间他给皇上写了好几道手本请求致仕,明里的理由是因为哮喘病的折磨,其实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那种奉行故事虚应客套的次辅他实在当腻了。偏偏儿子哪壶不开提哪壶,竟当面指斥他是窝囊废。你说他气也不气?他一生气就犯结巴的毛病,他抬起枯瘦的手指,指着儿子斥道:

“你、你、怎、怎么能这、这样说、说话?”

“该如何说话?”吕元佑突然歇斯底里狂笑起来,这笑声让人听了不寒而栗。笑过之后,吕元佑又咬牙切齿说道,“父亲大人,你被张居正耍了。”

“我怎、怎地被、被他、他耍了?”

“当初‘辽东大捷’,惟独一个辞掉奖赏的人,就是他张居正。现在,又是他站出来禀告皇上,说‘辽东大捷’是杀降冒功的大丑闻。把前因后果联起来一想,这不就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吗?张居正下了一个恶毒的大套儿,把你们这些书呆子全都套了进去。”

吕元佑虽然读书懵懂,但捕风捉影乱判阴阳却是一把好手。京城里管这种人叫“侃爷”。吕调阳清楚儿子的德性,平常对他说的话存有戒心,但方才这番分析他却觉得有几分道理。联想入阁六年来张居正对他的态度,尽管表面上客客气气礼敬有加,内里却颐指气使,不把他放在眼里。逢有大事秉断,他只能顺着首辅的意思条陈建白,若稍有分歧,则会频遭白眼。常言道蓄之既久其发必烈。此时的吕调阳,心里头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遭人愚弄的羞辱感。他只觉得喉头一涌一涌的似有烈火喷出,他想喊叫,大张着嘴,却吐不出一个字来。眼看着他一张脸憋得青紫,两片嘴唇发乌,吕元佑这才慌了神,连忙跑过去扶住眼看就要跌倒的父亲,大声嚷着救人。一时间跑进来几名仆人,捶背的捶背捏腰的捏腰,有的掐人中有的揪热毛巾敷额头,折腾了半天,吕调阳总算咳出一口痰来——人虽然没被憋死,从此却倒了床。第二天太医闻讯前来救治,把了脉后,把吕元佑扯到一边偷偷吩咐道:“准备后事吧!”吕元佑感到父亲这次病重是自己惹的祸,心有愧疚。想着既然郎中救不了父亲的命,便只有请和尚来做法会祈福了。

此刻,在吕府的前院,大约有十几名身穿袈裟的僧人在紧张地忙碌。他们都是灵藏观音寺一如和尚的弟子,应吕元佑所请,前来吕府做祈福法会。当谯楼上的更鼓报了寅时,他们便在一如师父的带领下,踏着熹微的曙色来到了吕府,并立即在前院布置法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居正 最新章节第十八回 建造法坛吕府祈福 接闻圣旨次辅殒命,网址:https://www.tden.net/252/25243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