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面见百官(2/3)

作品:《唐朝贵公子

,无论是李靖还是程咬金这些人,也包括了房玄龄人等,之所以出将入相,都是凭借着李世民的强力支持。

而一旦失去了这种支持,就没有人对他们忌惮了。

但凡翻开大唐的历史,便可得出这一点,几乎李靖、房玄龄、程咬金这些人,在李世民驾崩之后,他们的子嗣很快便泯然于众人,不出几年,几乎全数被清除出朝中的核心位置,取而代之的,却大多是世族的子弟。

房玄龄这时才感受到了这些人的厉害之处,此时虽是心里无名火起,却也暂时奈何不得什么。

到了次日一早,太子传诏,要求集结百官,太子入朝治事,房玄龄的担忧便更浓重了。

房玄龄清早便赶到了太极门,入朝的百官,早已在此等候,随即百官入宫。

等到了太极殿时,却发现除了太子之外,陈正泰亦早就在这殿中伫立。

百官们用奇怪的眼神看着陈正泰,显然是有人认为,今日的朝见,陈正泰只一个驸马都尉的职位,没有其他的官职,是没有资格站在这里的。

不过百官还是行了礼。

不等李承乾开口,便有人率先站了出来,正色道:“敢问太子殿下,陛下龙体可还无恙?”

李承乾朝着这人看过去,却是兵部侍郎韦清雪。

韦清雪出自韦家,身份也很高,何况他的亲妹,还是皇贵妃,算起来也是皇亲国戚,至于辈分,还属李承乾的舅舅级别。

虽不是亲舅,可地位是摆着的,老子当初归附李唐,治理一方的时候,你这小娃娃还在玩泥巴呢!

大唐也不时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还不至对你一个太子,卑躬屈膝。

李承乾显得不悦,只淡淡道:“父皇啊……还可……”

他说的云里雾里。

可在百官们听来,却察觉出了一些不对劲起来。

“还可是何意呢?”说话的乃是崔敦礼,此人乃是中书舍人,乃是隋朝时的礼部尚书的亲孙,来自博陵崔氏。

这崔家前些日子被折腾得够呛,无论是清河崔氏,还是博陵崔氏,显然都被李世民有意的打压了。而现在李世民生死未知,一下子的,崔家又开始门庭若市起来。

其实倒不怪崔敦礼一个小小的中书舍人,敢如此质问李承乾。这也是想不膨胀都不行啊!算起来,在隋朝的时候,你李承乾的亲爷爷李渊,还是唐国公的时候,在晋阳朝不保夕,为了探知大隋朝廷的动向,还舔着脸给我崔敦礼的亲爷爷送礼呢!当初亲昵的称我爷爷兄长的书信都还在,现在李家人固然做了天子,可大家出身是一样的,你这太子,虽然监国,可还不是需要大家的支持。

李承乾显然感受到了不太好的气氛,这满朝的文武,看着一个个表面上还算恭顺,却一个个并不将自己放在眼里。

李承乾不停的给陈正泰使眼色。

陈正泰呢,则是假装没有看到。关我屁事,我更惨,一个小小的驸马都尉,靠吃女人饭的家伙,我现在站出来,等着被人一起羞辱吗?

李承乾见陈正泰如此,也只好硬着头皮道:“就是父皇的身体,还未恢复,不过父皇吉人自有天相……”

“太子殿下,可是臣听说了一些流言蜚语。”崔敦礼却是淡淡道:“他们都说,太子与驸马都尉陈正泰,将陛下移至冷宫,不许任何人探视,莫非……这是要效法赵高与胡亥的旧事吗?”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垂立不动了,有人甚至窃笑。

李承乾顿时双目一瞪,不禁大怒道:“大胆,你一舍人,竟敢说这样的话?”

崔敦礼倒是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只是显然一点惶恐的意思也没有,口里道:“殿下,臣并非是胆大妄言,只是当下群议汹汹,大家希望能去探视陛下,如此方可安众心。如若不然,怕要让天下人见疑。”

“父皇不方便见诸臣。”李承乾道:“这是父皇的本意,父皇命孤监国……”

“殿下,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时,又有一个声音冒出来!

此人随即站了出来道:“臣等还是希望探视一下陛下才好。”

说话的人,却是户部侍郎卢承庆。

这卢承庆出自范阳卢氏,也是一等一的世族,有了崔敦礼妄言,他的胆子也比从前大了许多,以往的时候,在李世民面前,他是不敢造次的。

李承乾冷冷道:“孤说不可便不可。”

大家似乎已看穿了李承乾外强中干的本质,别人说起道理来,可谓是一套又一套的,李承乾呢……只晓得不可、不要、不要啊之类的话。

卢承庆见李承乾显然被逼到了墙角,随即微笑:“臣要见陛下,是因为臣要弹劾一人。”

李承乾听他话里有话,一时还没做声。

卢承庆便道:“臣所弹劾者,乃是当朝尚书令房玄龄,此次……勋国公张亮谋逆,可是臣所察知的却是,当初张亮乃是房公所举荐,若非房公,张亮如何能得今日的高位呢?现在张亮谋反,妄图弑君,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朝贵公子 最新章节第四百七十四章:面见百官,网址:https://www.tden.net/238/23881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