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有点甜(1/3)

作品:《和理科男的甜蜜故事

过年对于林萧这种易胖体质来说简直就是水深火热,可以用无福消受来形容。每到过年胖三斤绝对是对春节最好的褒奖。所以林萧不喜欢春节……

每到春节这段时间还必然先听到的是奶奶的碎碎念,小的时候总是很烦。因为过去的那段时间,林萧不了解,年纪小的时候更是不理解为何老人这么念旧。天天念叨过去那段苦日子,那段不可复制的艰辛岁月。

如今长大了,才能稍稍体会一下从苦到甜的这一辈人多么感叹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多么珍惜粮食和衣服。

以前都是想屏蔽奶奶的碎碎念,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干嘛老是讲一些唏嘘感慨的老掉牙故事,听起来穷困潦倒的,一点也不吸引人。不过现在了解的多了,也会起个话题让老人家主动讲讲过去的故事。

譬如:之前的饼干几毛钱一斤,只有来了客人才会准备。瓜子糖果更是过年时候才会购买。给人家装瓜子明面上满满的一大把,实际上还得少抓一点给对方。

再比如:平常的家里都是没有白面馒头的,都要掺着豆面,玉米面,只有过年时候,才会动手蒸馒头。这那时候豆腐也不是用钱买的,都是用自己的豆子去换。

再比如:家里面条都是给小朋友生病才可以吃的。家里过年了才能割点肉,布票都得攒着,攒够了才能买足够大的布,做新衣服。各家做好新衣服大年初一才会有穿出去显摆的自豪感。

再比如:过年的时候都喜欢去走亲戚,那时候物资匮乏,走亲戚代表着能吃到好吃的。不仅是荤菜还有糖果。

所以那时候真的是因为要忙年,任何东西都要自己去做,才是忙。而现在忙碌的只需要购买,物资充足,生活便利。也就没有忙年的辛苦。

勤恳辛苦一年的普通老百姓,或者说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家庭在一年之际才会好好的犒赏一下自己和孩子。所以很多时候还是会发现,剩菜留好多天也不舍得扔,馒头发霉了还要再蒸蒸,水果坏了还要削掉一半剩下的继续吃。

时代虽然已经改变了,但那时候老一辈的奋斗者们,普通的历史见证者们养成的勤俭习惯是改不了的。只能是随着黄土随着时间,待一辈人消失才会真正被遗忘。

所以改变的不仅仅是时间,是整个富强富裕的时代。每每都会听到老人说:你看你们生的多好!那时候总会不满的小声嘀咕:我们的压力可一点也不少!!

大年三十,林岩松买了不少鞭炮,回到老家过年的林萧也开始听到外面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燃放的烟花、小鞭炮声音。

“我们那时候过年哪有这么多肉,还直接包牛肉饺子。我可不会拌馅子。”林萧奶奶又开始了碎碎念。

林萧的奶奶当过小学教师,在为数不多的70岁往上年纪人中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不是文盲。林萧的爷爷当时打的一手好珠算,在村里当过会计,毛笔字也写的相当好,大姑林凤眠小时候都跟随着林萧爷爷去集市上卖过字帖和山水画。

不过林萧的爷爷脾气更是大,49岁左右一次喝酒脑干出血,半身瘫痪。当时家里的小木工作坊生意就此戛然而止,不仅货款要不上来,工人一哄而散,交付的成品也搁置,赔偿了不少钱。也欠下了一笔钱。

那时候林萧有个浅浅的小印象,林岩松那时候还很年轻,有次过年上坟祭祖,父亲趴在老爷爷的坟前哭了好久。以至于林萧小的时候,为了躲债一直都没有回老家生活,林岩松一直在开大货车,年纪轻轻弄出了颈椎病。陈锦淑则一直用着不地道的东北话起早贪黑卖小百货。这样的情况,只有到初中时候才有些好转。陈锦淑和林岩松还上了欠款,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而在林萧高中时期2008年,也就是奥运会那年夏天,林萧的爷爷突然毫无征兆的去世了,林萧难过了好一阵。

在林萧老家,女孩是不用跟着祭祖的,不过林岩松一直都习惯性的带着林萧去。包饺子、拿黄纸、酒和酒杯。炸菜一干类。林萧和林爸骑着小三轮就去祭祖了。

这是一项老少皆行动的事情,旁边十米远的家族来了十几个小伙子,放鞭炮足足好几分钟,震天响。林岩松一直都羡慕人口众多的家族,也一直希望自己要是有个兄弟该多好。

“哎哟,你看人家这么多人来。”林岩松边走边说。

到坟前后:“爷爷,奶奶,爸爸,来看你们了……”林岩松一边跪着摆盘一边嘴里碎碎念,无非汇报一下今年的情况。林萧这时候就在旁边打下手,递东西。

小的时候,对于生死,对于祭祖上坟总有些惧意,现在好了很多。

“你孙女,重孙女谈了对象,林家列祖列宗保佑找个好人家啊!”林岩松点上烟说着。“最好找个家里人超级多的,家族大的!”

“哎呀,爸……”林萧嘟嘴。

“不说了,不说了,来来,都来吃饺子啦,今年包的牛肉馅的饺子。还有素的。想吃啥吃啥!”林岩松笑着倒酒,准备磕头。

林萧在林岩松身后一侧,边磕头边在心里默默的说:“老奶奶,老爷爷,爷爷……我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和理科男的甜蜜故事 最新章节第十八章 有点甜,网址:https://www.tden.net/234/2341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