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2 倭人叛乱(1/2)

作品:《吞明

下午刘佩就送走了刘大海和麻生志。随后刘佩就投入到了工作当中。这次他带来的人会打仗的人多。能做文事工作的比较少。所以他不得不启用琉球原来的部分官员。

不过好在刘佩给大家免税三年的好处,再加上击败了倭人的胜利,还有血腥清除反对派全族的手段,也让这些人安静下来认真的做事。倒没出什么乱子。

接手了政务之后,刘佩先开会安抚了大家,然后再要害位置安插自己人。随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勘测土地和开荒。反正有那么多的倭人俘虏,不用白不用。

在民间征集的一些农具之后,开荒工作就轰轰烈烈的开展了。刘佩将工作分配下去之后,自己总要下去亲检查。结果他发现那些倭人真的很好用!

这些倭人骨子里就有服从强者的天。所以他们对击败他们的刘佩十分恭敬,而且做起事来十分卖力气。就连武士们也认真督促足轻们干活。这让刘佩都很感动。

因为刘佩本带着的给养充足,而且桦山久高的给养也全落到了刘佩手里,再加上刘佩也不是刻意苛待人的小抠,就直接安排下面的人,让倭人和家丁们吃饭按一个标准吃。结果没想到反而在倭人当中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也不能怪这些倭人大惊小怪。在本的战国时期,各个大名都会把毫无作战经验的农夫也拉上战场充当步兵,这种步兵是军队里地位较低的临时兵士,就是足轻。所以他们的伙食相对于武士和大名来说自然是还要低好几个档次。本是狭小的山国,食物一向不丰裕,在大名都是吃白饭和小鱼干的况下,足轻的伙食标准之低更是可以想象。

在《杂兵物语》中,足兵的伙食标准是“水一升,米,盐一勺,味噌二勺”。足轻们早上就将米煮熟,分三顿或两顿吃掉,加入味噌或者盐来防止熟米。

但这里的米可不是指大米。在战乱的本战国时期,有大米吃的子还是不多的。甚至由于战争规模小,足轻的食物一般还要自备。足轻又一般都是苦的农民,所以当时足轻阶级的食物一般还是以小麦和谷子等杂粮作为主食。

他们将各种米面、粗粮酿成团,蒸熟干燥之后的“兵粮团”,和玄米炒熟干燥后的炒米等,都是足轻们上战场时吃的食物。为防,做好的食物基本上都要干燥好之后才能带上战场。除了打仗要当炮

灰,平时在战场上吃的东西吃多了还要闹肠胃,不能不说足轻的生活实在是不幸啊。

至于武士和大名们则吃的是饭团、寿司、味噌,但原始的寿司实在不好吃。

在本的战国时代,直到战国后期军事供给制度改革之前,参战的武士都是要自备食物上战场的。与足轻不同,武士的伙食还是有真正的米吃的。一般吃的都是自家妻子准备的饭团。

那时候的饭团已经是青苔包饭,加上醋或者梅子汁防止食物发馊,一般一顿饭吃一个就可以保存体力。后来这种醋加米饭做成饭团的做法逐渐变成了咸鱼压在饭团上面。咸鱼加饭团,这就是当时的寿司。

在佛教传入后,不怎么吃的本,有咸鱼吃已经是武士和大名才能享用的美味。此外,除了寿司和饭团,当时的武士一般也会吃小咸菜拌饭或者是小萝卜搭配小米粥的便当。

而位于大领主地位的大名们相对于武士而言,食物又要稍微丰富了。最大的不同就是大名吃的都是真正的大米。而在当时的本,大米是很难得的食物,一般是吃不到的。

当时的有名的大名食谱有武田信玄在部队推广的刀削面,伊达政宗的“仙台味噌”和上杉谦信家的“之丸便当”——桶装白米饭加个梅子。其中,武田信玄家部队推广的刀削面是面团直接削成条状再加上咸菜,伊达政宗家的“仙台味噌”据说有常年不变味的奇效,除了味噌,伊达政宗还是个吃的美食家,他的军队因此有时候还能享用到豆腐这种当时难得的美食。

所以总的来说,本战国时代的士兵,无论是足轻、武士还是大名,伙食况还是比较艰苦的。所以当这些倭人们能吃到的时候,整个俘虏的营地都喧哗起来了。

由于这时候没有夜间照明设备,所以太阳落山的时候,家丁们就安排倭人们收工了。当他们回到营地,每人领都到了一大碗汤和两张大饼的时候,所有倭人,包括武士在内都不知所措了!就在这时候,不知哪个倒霉鬼说了一句:“这是断头饭吗?难道这些人要杀死我们了?”

这句话在把所有的倭人都吓坏了!他们立刻丢掉饭碗聚集起来,准备在遭到屠杀的时候进行武力反抗。可是由于语言不通,看守的家丁以为这些倭人要暴动,就立刻敲响了警钟!

俘虏营地旁边就是家丁们的营地,大批的家丁听到

警报,立刻就抓起武器涌向俘虏营地,将俘虏们团团包围。这种况反而坐实了刘佩要屠杀倭人俘虏的谣言!这下子,这些倭人就更加惊慌失措了!

等家丁们平端长枪围拢过来的时候,这些倭人们已经放弃了抵抗,纷纷跪坐在地上唱起了家乡的歌。他们这一唱歌反而把家丁们给唱愣住了!他们不懂这些倭人为什么不吃晚饭,反而跪坐了一地在唱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吞明 最新章节0382 倭人叛乱,网址:https://www.tden.net/230/230858/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