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增补阁臣(1/2)

作品:《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刘健走了,支撑大明十多年的“刘健内阁”就此破裂,而原本的内阁阁臣,也仅仅剩下两位了,按照祖制,内阁中的阁臣之前都应该有三位重臣担任,这也就意味着,新一轮的廷推即将到来了所有人都有了再进一步的机会。

廷推,通常都是由百官们共同商议拟定出几位候选人,再由天子否定掉一部分,直到仅仅剩下三人为止,再由天子和百官一同选举,入选者一步入阁,也是一步登天。

纵观如今的朝堂,能有资格参加廷推的,无非也就是几位布政使和几位尚书罢了。

入阁拜相,向来都是每位人臣的毕生追求,只有踏入了那个地方,才能真正体会身处大明帝国权力巅峰的滋味。

而如今在京城的六部,仅剩的吏部尚书王鳌,工部尚书杜可微,刑部尚书江若琉,兵部尚书马文升,礼部尚书张升以及户部尚书李东阳。

李东阳本身就是阁臣,自然不在选举之列,不出意外的话,凭着其资历和此次公平处置刘健,帮助陛下拔除心头大患的功绩,下一位内阁首辅基本上是尘埃落定了。

而刑部尚书江若琉,在大家的眼里已经是一个废人了。此人原本乃是湖广布政使,因为犯了过错被陛下罢免,而后又改换门庭成了陛下的门下走狗,才得以出任刑部尚书苟延残喘。

可此人却恩将仇报,再次改换门庭协助刘健,助纣为虐,随着刘健的倒台自然也受到了清算,如今还在锦衣卫的诏狱里头待着呢,只是陛下还没有明确下旨罢免他,但此人必定也是回天乏力了。

就算没有这档子事,凭着他蛇鼠两端的性格,德行上就有过失,也不可能被百官所推举的。

而工部尚书杜可微,本身就清心寡欲,不问世事,一心研究自己的工部,与陛下关系极好,此人也断然不会参与选拔。

这么看来,还有资格参与竞争的就只剩下吏部尚书王鳌,兵部尚书马文升,还有礼部尚书张升了。

而各地的布政使这一边,除了现任的湖广布政使王守仁和云南布政使熊海波以外,其他人都是平平无奇,毫不起眼,自然也没资格被提名候选。

只是陛下还没有将这次增补阁臣的人数定下来,所以大家也不好判断下注在谁身上最有利,五分之一的概率,属实难以抉择啊。

朱厚照这一边也是左右为难,说实话,要是自己可以决定的话,毫无疑问自己是想让王守仁这位千年一出的圣人进内阁的。

只是无论从资历上还是年级上,王守仁都显得还不太合适,再者如今的心学还不算完善,自己也害怕提前提拔王守仁进阁,会毁了这位大圣人的锦绣前程,让心学就此夭折,那自己可就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罪人了。

而熊海波,为人确实老练,也算是一位不畏强权的正直之臣,只是此人办事属实不太严谨,要不然也不至于被人家将自己的信件调包了也不知道。这样的人入阁,又很有可能不听自己号令,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再者,如今云南各地的改革新政措施正做的风生水起,熊海波和王鳌的儿子王延喆配合的也还算不错,在这样的紧要关头,自己也不想轻易改变云南当地的政治格局。

不然贸然换了一个管理者过去,又要花不少时间了解熟悉当地的新政改革,和王延喆的配合也未必能够继续下去,一不小心就会出乱子。

这样一来,两个布政使都被否决了,仅仅只剩下京城里的三位尚书还有资格。

纵观三人,都是资历老,技术好,为人稳重的老臣,真要自己选还真的有些头疼。

礼部尚书张升,哪里都好,但就是年事已高,身体也渐渐不行了,恐怕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处理内阁的诸多事物,而且此人过于死板,很有可能会对自己接下来的大刀阔斧造成阻挠,想想就让人后怕。

兵部尚书马文升,这老头子身体倒是不错,还亲自带过兵打过仗,为人也还算老练,唯一不好的就是性子太急了,为人比较耿直,要不然也不至于被刘健当枪使了还要给人家摇旗呐喊冲锋陷阵。

内阁里的谢迁本来就是个急性子,两人平日里就会时不时发生争执,要是让两人一同进了内阁,能否融洽相处是个很大的问题。

最后剩下的就是吏部尚书王鳌了,此人也是自己当年在詹事府读书时候的恩师,而且是享誉天下的第一清廉之人,要不然也不会将自己唯一的儿子送到云南那个“破地方”了,论才能和品行,此人都是上上之人。

况且在这次扳倒刘健的过程中,此人出力不少,按理来说也应该给他一些奖赏了,此人和李东阳,谢迁也合得来,若是让此人进入内阁,的确能省心不少。

思索了一会,朱厚照觉得,王鳌确实是不二人选,只是还有另一个问题放在了自己面前:这样做自己很可能又扶持出一个刘健出来。

而且内阁三人亲密无间,这不是让好不容易被自己打趴下的文官集团早日恢复元气吗?纯粹的属于“资敌”。

一想到这群文官团结一致,羽翼丰满以后又要对自己做的事情七嘴八舌,指手画脚,朱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最新章节第二七五章 增补阁臣,网址:https://www.tden.net/230/23006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