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请陛下迁都南京(1/2)

作品:《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几乎整个京城的官员都知道了大明出了一个新建伯,一个镇海伯的消息,至于为什么是一个呢,那还不是因为两个中途都吹了,全部被陛下气的留中不发。

胡彪倒是无所谓,在他看来官职高低,甚至说爵位大小,都只不过是挂自己身上的一个工具罢了,只有陛下让自己握着兵权,让自己凭自己的方法练兵,练出真正能够保家卫国的强兵,那才符合自己的初衷。

至于兵部,胡彪只想说两个字:呵呵。没有谁比他很能清楚九边军镇的糜烂,将官吃兵饷,喝兵血,将士们完全沦为其的附庸品,其免费的佃户雇农,这只是常态,若是遇到心黑的,杀良冒你最强,贼寇来犯你开,时不时还带着人伪装成贼寇洗劫一下附近的百姓,就是官府知道了也不敢声张。

想靠他们来戍守国门,无异于痴人说梦。同样的,胡彪宁愿不要什么指挥使的名头,甚至愿意放弃那镇海伯的封赏,也绝不会再次被挂到兵部名下,窝囊屈辱一生呢。

早朝开始的前一晚,远在南京城的王华就收到了刘健让人给自己递送来的“好消息”,当晚硬是激动的老头一宿没睡,在家中手舞足蹈,甚至还在列祖列宗的灵牌面前焚香祷告,述说着自己这个儿子给家族带来的无上荣耀。

可是这才过了一天,你却告诉我不封了,被陛下留中不发了?要是让列祖列宗误会了,以为我没事找事,那自己以后死了怎么面对他们?

再找人一打听,居然是内阁伙同六部尚书一同“逼宫”,要挟陛下交出手中的兵权才引起的动荡。

王华立马就不乐意了,你逼宫与我无关,我早就无心于朝廷纷争,这才主动退居南京养老,你动我的蛋糕可以,但你动我儿子的不行!

当晚王华就以南京礼部尚书的名义召集了当地的官员,说是有要事相商。

这群人和王华可不同,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状元出身,又有一个做正二品布政使的儿子,甚至差点还封了爵位,王华就是在南京终其一身混一辈子也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可大家呢?大部分都是得罪了人,或者是靠山倒了受到波及,才被踢出了朝廷中枢滚到这里养老的。

你要问这群人有什么心愿,那必定是重新起复,回到北京城做真正的尚书了。起初刚来的那几年,这群人还一个个趾高气扬,自恃清高,总觉得只要保持了风骨,总有机会回去的。

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硬是没有半点儿可以起复的消息,再加上这六部尚书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般也不会出现尚书被扁黜的事情,这群人真的是等白了少年头啊!

熬了这么多年,风骨气节早就被抛到南京城的护城河里被水泡烂了发霉了,说句难听的,现在谁能让他们回到北京,就是让他把自己的祖坟挖了他也愿意!

黄天不负有心人,当得知京城里居然出现“内阁伙同六部逼宫,逼陛下交出手中的兵权”这样的消息,他们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不但有机会重回北京城复出,搞不好还能更进一步,入个阁玩玩。至于什么臣权利益,他们只能说上一句狗屁!

自己当初是如何维护所谓的臣权呢?可是下场呢?又有谁会记得住自己的功劳呢?这个世界上能够被铭记的永远都只会是风光的胜利者,而不是他们这群坐冷板凳的南京六部尚书!

“六部铁板一块,内阁助纣为虐,逼宫君父,岂有此理!国理何在?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啊!”身为会议发起人,又是礼部尚书,王华一开口就抓住了一个“礼”字不放。

“王大人所言极是!正如陛下所说,这六部乃是朝廷的六部,是百姓的六部,可不是尚书的一言堂,更不是尚书用来争夺自己私利的工具!如今这群人一口一个我吏部,我兵部,实在是不可理喻!”南京户部尚书张建春也是一脸的痛心疾首。

“诸位同僚,我等本想安心在这南京养老,不问世事,不理会那朝堂之上的纷争,可就连三岁孩童都知道君忧臣辱的道理,如今陛下被如此欺凌受辱,我等若是在坐视不理,那与禽兽何异?!”南京吏部尚书罗苏平也忍不住开了腔。

“要我看啊,当初朝廷设立两京,又在南京设立了六部,为的不就是备用吗?等朝廷动荡之时,陛下也不至于无处可去。如今国家动荡,奸臣当道,陛下受辱,何不请陛下重回南京,回到这龙兴之地,以防奸人祸害!”

“诸位可不要忘了当初杨家父子的事情,那时候才是一个首辅就能翻起如此巨浪,如今可是六部伙同内阁,诸位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

别看周骏林只是一个南京兵部尚书,可人家是与魏国公,南京守备太监一同负责南京城的防务的,算是南京六部唯一的实权派了,所以说起话来也是格外的有份量。

一听周骏林的提议,在做的老狐狸纷纷都两眼冒出了精光。

是啊,自己为什么没有实权?南京六部为什么形同虚设?还不是因为离陛下太远的缘故,而自己要想重新获得实权,大部分人都只有想过重回北京城这一条道路,却忽略了另一条:请陛下重回南京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最新章节第二一九章 请陛下迁都南京,网址:https://www.tden.net/230/23006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