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论功(1/2)

作品:《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三日奔波,大军终于抵达京师,由于刘健年事已高的缘故,此次带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的是内阁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的李东阳。

根据朱厚照事先让人传来的口谕,说“朕乃是平叛,并非出征,打的是国人,更是亲人,谈不上大功,其中更是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遭受无妄之灾,更谈不上什么大喜了,加上太后和良妃忧心已久,思念甚多,故还望卿等一切从简,切莫有过多繁文缛节,更不可铺张浪费也。”

收到口谕后,百官纷纷对这位天子的印象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果真结果令人成熟稳重啊,张升身为礼部尚书甚至还思考着要不要再给陛下张罗几门婚事。

于是乎,没有过多的礼乐,没有繁琐的程序,有的只是百官们发自心底的圣明,百姓们心甘情愿的万岁,勋贵们真心实意的恭贺。

当然了,祝你也祝我,各家勋贵可不会觉得陛下此次出去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家的家兵肯定也受了赏赐。

辞别了文武百官,朱厚照就直奔豹房,带着相拥而泣的刘良女转身上了车驾,直奔张太后的住所。

此后就是一家人的其乐融融了,看到自己的儿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还立下了这么多的丰功伟绩,张太后的心里乐开了花,告诉朱厚照等礼部选好日期祭天告祖的时候,一定要在弘治皇帝的灵牌前讲一讲这些功绩,让他开心开心。

随后又拉着朱厚照和儿媳妇说起了自己想要个皇长孙,大明也该有个太子以定国本的事情,朱厚照满口答应了下来,这才让张太后满意。

……

又与家人温存了一天,给自己放了个假,朱厚照才通知明日一早举行早朝,商议平叛之后的诸多事宜。

难得的是,朱厚照一声不响的放了一天假,确实没人来打扰他,就连那些个御史言官更是被上头勒令管好自己的嘴巴,切莫无辜挑起事端。

随着朱厚照功绩的越来越大,君臣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缓和了,而矛头,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对准了外面,甚至是海外……

次日一早,朱厚照早早的就被刘良女给叫醒了,在妻子的伺候下更衣洗漱,换上朝服,带着刘瑾踏入了阔别已久的奉天殿。

“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恭贺陛下凯旋而归,平叛而回!”

诸臣的声音久久的回荡在奉天殿内,朱厚照坐在龙椅上,接受着百官的朝拜,心里就是一阵踏实,满满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诸位爱卿快快请起!此次朕能成功平叛,诸位也是居功至伟啊!若无你们替朕在京中维持朝廷运转,朕又岂能安心在外头平叛呢?所以去,只有君臣携手,才是对天下最大的益处!”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陛下居然夸大家了?站在最前面的谢迁又抬起头看了看不远处的朱厚照,确定还是那位自己的学生,这才放下心来,随后就是满满的欣慰。

“既然叛贼已除,那么这次朕召开早朝,就是为了与大家商议一下平叛以后的相关事宜。”

“首先是对于十四万余降军的处理。”

“这群人本就是我大明的百姓,大部分原本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参加叛乱也是被裹挟,按律叛逆者当斩,但朕终究是不忍心荼毒十多万人的性命,就宽恕了他们的死罪。”

当听到有整整十多万降军的时候,大家都吓了一跳,按着朱厚照以往的性子,估计这些人已经身首异处了,可偏偏自己还不能说什么,陛下也只是按律办事罢了。

但是陛下居然饶恕了这群人的死罪,那可就有些难办了,大臣们纷纷想着应该如何妥善处理这群人。

“随后朕又命人登记造册统计出了这群人的特征,其中三十到四十的青壮共计九万余人,青壮中通水性的共有三万余人,大部分都来自上饶一府,识文断字的也有三万余人。剩下的五万人中,未满十七的共有三万余人,年过四十的有两万人左右。”

“于是朕就下了命令,凡是年过四十的,全部放回家乡让其终老,免去一切罪行。识文断字的三万人分为两批,一批负责参与我大明的土豆推广种植,深入云贵等地,为国效力,另一批则留在福闽地区帮助朝廷造船,五年以后可恢复自由身,期间一切费用开支由朝廷承担。”

“而不识字的五万余人,这些人普遍心思单纯比较好驾驭,朕就让他们前往交趾,凡是过去的一律准许其携带家人,并赏赐良田百亩,农具种子,所有费用也由朝廷承担。”

“至于十三岁以上十七岁以下的少年,由于其年纪尚小,可塑性比较高,所以朕让他们加入了新成立的北洋水师,保家卫国。”

“诸位爱卿可有疑议?”

本以为自己将五万多人送去交趾会遭到这群士大夫的强烈反对,可是今天的百官好像格外的恭顺,没有人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反倒是纷纷夸赞了朱厚照。

“陛下实乃雄主啊!如此一来不但妥善的处理了这么多的人,避免了到地方上的骚乱,还让朝廷多了如此多的人手去推行善政,实在是高明啊!”

在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最新章节第二一二章 论功,网址:https://www.tden.net/230/23006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