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农耕从这里开始(1/2)

作品:《我成了海岛王

从海上回来,次日早晨吃过饭,王隽带着英子美琳去视察生产情况。

从大屋围回来以后,王隽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建房子的工地上,其他地方相对少些。

他们先来到了开荒的现场,站在小山丘上,望着下面开垦的荒地。

原来的原始森林已经烧毁,阡陌纵横的土地上是一块一块的田。

这些田,是王隽新生活的希望。

想让族人从渔猎为生变成农耕为生,就得从这里开始。

地块的正中是一条大大的水沟。水沟左边的田,地势略低,是水田。右边的地块地势高点,王隽准备种麻。

有一半左右的田只做出了田埂,虽然上面的植物已一烧而光,枯木残枝已经截断,但土地上一丛丛的木墩尚未清除,工作量还很大。

有十来个人在开挖水沟,还有七八个在田里清理树根,这些人大多是妇女和年纪大的男人。干活的人不多,还时不时要抽一些去搞采集。

劳动力,似乎永远都是紧缺的。

鉴于人手不够,王隽将之前的任务降低了要求,要英子先整理出一半的田出来,同时把水沟做好就行了。

反正第一年是做试验,最多育育种,增加种子的存量,有一半田已经可以了。

只要水沟挖好了,另一半的田慢慢清理。

现在,田已经清出一半来了,正在翻土。而水沟现在还没有挖通,还差不少工程量。

王隽嗅出空气正变得湿润,雨季应该快要到来了。

掐指一算,穿越过来差不多近半年了。出事时是八月下旬,如果穿越前后时间是延续的,现在该是新年的二月份了,差不多春节刚过吧。

二十四节气里面,立春这个节气就在春节前后。所以,现在该已经进入春天了吧。王隽似乎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

最多一个月,这里就应当进入雨季了。

“把浅水湾艾珍的人都调过来,十五天内修通水渠。”王隽朝身边的英子下令道。

这是一道抢工指令。

工期的紧迫,只有王隽最清楚。其他人,由于对接下来要怎么做缺乏深刻了解,对工期的紧迫性往往理解不足。

“这样的话,当初分组隔离的效果就没有了。”英子提醒道。

“不用隔离了。而且回去通知代玛,以后艾珍的人不再派人看守,全部按族人对待。”王隽道。

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变更。

英子盘算了起来。

艾珍的人生活上一开始就是族人待遇,没有一点歧视的。但涉及军事、技术等更重要的东西,纽古族人便被隔绝了。比如早晨的军训,竹筏的驾驶等等,是不让他们参与的。

但是现在大屋围已经归顺,艾珍的人想逃都没了地方去。

所以王隽放开纽古族人,解除看守是没问题的。

只是……

英子向王隽建议道:“按族人的待遇,早上就要全部参加军训,配发武器。我看军训这一块,可不可以先选拔一部分人参加,其他的人慢慢加入……”

“可以,就照你说的办。”王隽道。

他明白英子的担心,纽古族人数量上多得多,如果马上向族人看齐,军事素质提升以后,总体力量将超过自己部族的人,管理起来会有麻烦。甚至一旦反叛,反杀自己人都有可能。

但王隽没这个担心。自己从一个人开始,一次又一次扩大规模,每一次吸纳的人差不多都比原来的多。

一路走来,不是很好吗?

但是既然英子提出了分步走,那也无妨。毕竟,原来的族人,都会有英子这种顾虑的。甚至从管理的角度,英子的建议也是很好的。想想看,先选进来的都是向部族靠拢的人,余下那些人是不是会自觉不自觉向前面的人看齐呢?

这叫做模范带头作用。

“还有,”王隽吩咐英子,“把他们分分组,建立起管理系统来。就按班组建制。三人一个组,一名组长;三组一个班,设班长一人,共十人;三班一个排,另设正副排长……”

下面是连长、营长、团长。

更多的,王隽没往下说了。现在人数少,还编不到那个程度。

人数超过一个排不够两个排怎么办?人少就一起编成一个加强排,人多就编两个排,留一些编制等以后填充。

“是,我等下马上去落实。”英子道。

——

三人又去了饲养场。

这个饲养场是按照王隽的意思开辟的,有四十米见方,用篱笆荆棘围了起来,这些动物都还小,根本出不了饲养场。

里面靠边上还挖了一小块池塘。

经过不断的积累,现在饲养场里有了不少动物。

野鸡、野鸭各有两对。

还有三只小羊,两只野猪仔,两只小母狼,最重要的,有两头小黄牛。

野猪和黄牛,是洛炳帮忙弄来的。他捎信给山上的人,想办法下大力气找这些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成了海岛王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二章 农耕从这里开始,网址:https://www.tden.net/226/226475/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