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贾后饮鸩书绝笔(1/4)
作品:《汉冠》/>
洛阳城西北角,有一小城,号为金镛城,魏晋时被废的帝、后,都安置于此。城小而固,为攻故戍守要地。>
金镛城南北成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几处曲折。>
西城垣长两千丈、厚约六丈米,北垣全长一千丈,厚约七丈,东垣长一千五百丈,厚约三丈。>
西、北、东垣共计城门12座,其中西垣3座。>
从南到北依次为广阳门、西明门、闾阖门;北垣二座,从西至东依次为大夏门、广莫门;东垣3座。从北至南依次为建门,东阳门、清明门;南垣应有4门,自东至西依次为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
城西北隅仿邺城三台建金镛城,为军事防御设施。洛阳城仿邺城的设计,将宫城集中于城内中部以北,将官署、居民区置于城区南部。城南设立国学、明堂、灵台、此灵台为东汉时所建,沿用至今。>
此时固若金汤的金镛城中,囚着原来权倾天下的女人。>
贾南风。>
原来的贾南风虽然姿貌不显,但总算是面有红光,仪态华贵优雅,举手投足之间,皆可见贵气。>
然现在的贾南风,污头垢面,着单薄素服,上青紫几块,也不知道是被人打的,还是被冻住的,起皮的嘴唇没有一点血色,披散的头牙将整张脸都半遮住了,不像是人,更像是未入地狱的女鬼一般。>
实际上...>
她活的,确实不像是人。>
服毒未遂之后,贾南风便被司马遹安排人给监起来了,初时是在洛阳的金镛城,但不知道皇帝处于什么考量,又将她移到了邺城的金镛城中。>
在贾南风看来,皇帝将她从洛阳移到邺城的金镛城,恐怕是想要远离臣公,让她以一个很正常原因死去。>
当时她是这么想的。>
但是她没想到的是,皇帝不是这样想的,这个如今高高在上的皇帝,是嫌她这般死了太轻松,于是要百般折磨她。>
在邺城,便开始了这无止境的折磨。>
刚开始的时候,一切如常,后来,简衣缩食便算了,还有宦官强迫她劳作,寒冬腊,上穿的衣物亦是十分单薄。>
边时刻有刻薄宫女监视,当真是想死都死不成了。>
偌大的金镛城,是她的监狱,也是她的地狱。>
当她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如此生不如死的时候,事突然出现了转机。>
原本监视她的人不见了,从来没有外人能够进入的金镛城,却来了一个宫里的宦官。>
这个宦官贾南风看他有些眼熟,却说不出这个人到底是谁。>
但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个宫中宦官,那恐怕就是一杯毒酒的事了。>
贾南风闭上眼睛,心想总算可以给她一个痛快了。>
当的毒丸没吃下去,白白忍受了这么多的屈辱,这么多的折磨,便是她有再多的罪过,现在也是受完了。>
“太后可认得奴婢?”>
“将死之人,莫要说我太后了,你见哪朝的太后,落得我现在这般下场的?”>
这些子的折磨过来,贾南风所有的尊严,也被折磨殆尽了。>
曾经的骄傲,皆化成了她上的伤痕,青紫带血。>
现在她最想的,可能就是死去,若是能体面的死去,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是太子,哦不,现在应该说是皇帝了,是皇帝让你来的?”>
贾南风看着这宦官手上的红盘,以及红盘上被红布遮掩的物件,再说道:“上面便是皇帝的毒酒了罢?他居然真的舍得杀我。”>
这个舍得二字,贾南风可是咬得很死的。>
“太后不记得奴婢了,但奴婢可记着太后,想当年,奴婢家中遭了兵祸,最后被老齐王救下,最后入了宫,做了宦官,在太后掌权的时候,倒也就这般过去了,太后虽然无恩与奴婢,但毕竟与奴婢主仆一场,如今见到太后如此落魄,当真是觉得陛下做得太过了。”>
齐王?>
贾南风的眉头皱起来了。>
在她掌权的时候,齐王也是她的心腹大患,现在又听到齐王的名字,不让她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或者有些荒唐的感觉。>
“你是齐王的人,如何会到这金镛城来见我?”>
那宦官很是谦卑,说话的时候,腰从来没有直过。>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太后可听过这句话?”>
贾南风轻轻点头。>
“你的意思是,齐王是皇帝的敌人?”>
宦官轻轻点头,说道:“陛下除齐王而后快,自然,齐王便是陛下的敌人,陛下自然是齐王的敌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冠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二章 贾后饮鸩书绝笔,网址:https://www.tden.net/215/21565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