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6章 乌斯季诺夫深夜低语与变化的局势(2/3)

作品:《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以“民主”的方法决定那些重兵器该量产。

而在枪械方面,现在的乌斯季诺夫感到自己在国防国民委员会已经有了很高的话语权。诸如一年前,伏罗希洛夫等人联名请求国家调剂40的换装打算,改为量产莫辛纳甘的事,已经不可能再产生了。

夜已经深了,审阅完所有的报告,乌斯季诺夫放下了自己的眼镜。

“啊!兵器应当是一种耗费品,要能大规模生产,有着足够完成任务的性能,还能够在战斗环境下大规模生产,这样的兵器就是最好的。”

“还不仅仅如此,要在这些基础上尽可能的有着更强的战斗力,全军的单兵兵器早晚都要实现主动化。”

“别列科夫,你到底是什么人?中国怎么可能存在你这样的人物?你到我们的苏联就是为了带来变更的?”

“火箭炮,还有主动化的步枪,还有火箭助推榴弹,你用了便宜低本钱的手段,为我国奉献了性能精彩的兵器。你!你……还能搞出什么神奇的东西。”

独自一人的乌斯季诺夫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大通。他最后关上台灯,吩咐副手和卫兵自己的“夜班”结束。命令他们看管好领袖送的文件后,就回到自己的卧室。

三十四岁的他躺在松软的大床上,全部头脑非常清楚,辗转反侧于明天的事。

别列科夫,这个比自己区区小四岁的老弟,明日一下火车就直奔克里姆林宫了!和那人的会见会是怎样的呢?

“见鬼!我真该和他好好喝顿酒,就在这里。别列科夫,但愿你的酒量和你的才干一样,都是精彩的……”

杨明志知晓斯大林对新枪的事高度器重,居然把很多专家都请来了,这其中全都是最著名的人物。

杨明志亦是对仅比自己年长四岁的乌斯季诺夫有着高度兴趣,很快必将与此人见面,但他唯独想不到,自己会在玄月二十九日晚,就见到这个人。

实在对于斯大林,新枪这件事并非尽对重要,别列科夫能研发出新式兵器当然是好事,然而在其兵器科研专家身份的背后,他还是一位作战专家。

以往的材料都表明,这个来自异国的男人,不可思议的对这场战斗有着非同一般的认识,他的很多大战略的想法,居然和部队的顾问长华西列夫斯基高度吻合。

这样的成果一直令斯大林即兴奋又遗憾。

太惋惜了,如此人才本质上还是个中国人,参加苏联国籍这件事就比如给骏马套上缰绳,只是一种把持手段。

别列科夫是聪慧人,目前的迹象表明,他需要从自己这里获取利益,以完成他的目标。

也许这个男人可以和朱可夫见个面,现在正好就有一个机会。

反正其本人即将抵达莫斯科,到了首都之后,他不可能自由运动。

斯大林当然摩拳擦掌想要亲身操持一下新枪,亲身感受一下它的能力是否属实。这件事完毕,新枪能否投进生产,乌斯季诺夫的意见非常重要,再完成测评前,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不管成果如何,事情结束了别列科夫不能立即离开。

等候着他的还有一场会议,届时他别列科夫必须以中将司令的身份,参与这场会议。

毕竟已经是玄月底了,斯大林格勒和四周地区的作战愈发胶着,德军的进攻气焰极其嚣张,苏军也在坚决抵抗。就目前情况看,苏军的抵抗过于艰巨,斯大林难免有很大的担心,有道是战事无常,现在的情况,德军的确有能力占领全部斯大林格勒。全赖于第62团体军不竭余力的那人命往弥补,德军目前仅占领制高点马马耶夫岗。

伏尔加河右岸的两大片居民区,现在基础还在苏军掌控,就是德军占领了制高点,居高临下的战术上风太强了。

介于这种情况,五天前召开的紧急会议,朱可夫打电话阐明自己的见解。

朱可夫将现在的战局描写为1812年的博罗季诺决战,一百年前的那场战斗,就是法军占领了战场中心的制高点,应用大炮猖狂的开火,使得俄军付出惨烈代价才逆转的战局急转直下,终极战斗失败。

所以朱可夫给予崔可夫的第62团体军的一道命令,就是右岸城区的部队,在竭尽所能守卫现在把持区的同时,向马马耶夫移动,以求夺回这个战略制高点。

假如朱可夫对战局只有这点意见,那就太肤浅了。

朱可夫一直有着更宏大的想法,即便他现在被调到南部,亲身坐镇部队指挥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战略决战,他也一直心系着北方战局。

目前,苏军还牢牢把持着八月份收复的勒热夫突出部,随着玄月上旬突出部部队击退了两次德军的反扑,到现在,朱可夫认为德军已经缺乏持续反扑的能力。

为何?德军既然无法按照既定打算在玄月上旬拿下斯大林格勒,战斗变成了一场耗费战,德军就必须从其他战场抽掉机动部队。那么从北边抽掉部队就是最快的捷径。

何况现在的情况,北方的德军主力是第九团体军,指挥官莫德尔据说非常擅长防御战。朱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最新章节第1796章 乌斯季诺夫深夜低语与变化的局势,网址:https://www.tden.net/190/190937/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