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2章 设计局搬家(2/3)

作品:《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杨明志一直贯彻着“我的时间非常值钱”的原则,无论是乘坐高铁还是飞机,总要卡着点,在一个不早不晚的时间安稳抵达。人的习惯是难以转变的,即便在这一时代依旧如此。

萨林奇金巴不得他立即驱车抵达霍姆尼奇,直接在兵站住着,直到飞机抵达。杨明志认为根本用不着这么着急。

他定了定神,提出反对。

“根据电报,飞机将在玄月一日凌晨抵达,在当昼夜里离开。之所以不是直接离开,必定是为了回避可能的敌机骚扰。所以我有一个白天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很多事。”

“很多事?什么事?!”萨林奇金伸长了脖子问。

杨明志耸耸肩:“嗯……比如说,邀请一下机组职员来我们铁匠村做客?再请戈里佐杜波娃吃顿中午饭。”

“您……”萨林奇金一时无语,最后憋出一句:“您对吃饭这种小事居然如此重视?”

“吃饭可不是小事!再说了,我即将离开,岂能不在临行前和同道们再吃最后一餐呢?共进午餐后,我再出发往霍姆尼奇。再说了,铁匠村到霍姆尼奇的公路不是被修善一番了吗?吉普行驶也就两个小时,我们的时间明明是充裕的!再说了,我不到,飞机敢离开?”

这话也说到了萨林奇金的心坎,他不再反对,撂下一句:“您感到自己的举动得当就行。”

面对电报,游击共和国该怎么做?很简略,按照电文中的请求办事即可。

会议很快结束,大家必须按照命令行事,唯一有变动的,就是在玄月一日,就在这指挥部内,除了邀请千里迢迢而来的苏联好汉、领航员戈里佐杜波娃共进午餐外,也是游击共和国指挥层的最后午餐。

午餐之后,奋战一年的战友们奔向各自的全新战场。战事无常,谁能保证这一离往不是永别呢?

……

杨明志自己没什么私人物品需要收拾的,会议之后,他站在户外狠狠地伸展一下筋骨,接着直奔兵器设计局。

设计局的**夫,此人年逾半百,他也在离开的名单上。

关于上级下达了撤离命令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设计局,重要就是告诉**夫他即将撤离。和杨明志完整不同的是,身为设计局的局长,**夫不是夹起文件包就登机。设计局成立大半年,每一天众多年轻的成员夜以继日的搞兵器研发,有时也搞些生产工具的图纸设计。

例如在制作蒸汽机方面,设计局出力很大。

他们最大的成绩还是在于无后坐力炮、和多种火箭炮的研发,有价值的尽非是这一群非凡的“头脑”,还有大批的设计图纸。

且说这些手绘设计图纸,它们的壮大之处在于,将其带回后方交付相干工厂,例如飞鱼火箭炮这种超时代的大杀器即可生产。由于设计图和工艺卡片是放在一起的,工厂能够生产喀秋莎火箭炮,也就能生产威力更猛的产品。

除此外,设计局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图纸。

很多时候,为了生产一种优良的兵器或工具,不得不进行很多次失败的尝试,科研往往就是试错的过程,而这类尝试首先是由工程师画图开端。

本次世界大战已经是1942年,残暴战斗使得交战各国遭遇宏大职员丧失,各国也都明确,人口是国家机器的原动力,通过科技手段加强军事实力,就不必再投进大批士兵的血肉之躯往争取成功。

战斗的紧急性迫使很多还处于概念阶段的兵器匆匆促上马,通过实战来证实哪些新兵器性价比最好。

各国的兵器设计部分不乏脑洞大开的新设计,大批的设计被认定的失败品,也有一大批新设计,推动了战后的大规模兵器改革。

就连穷得叮当响的“普里皮亚季兵器设计局”也不乏新奇设计。

例如曾投进实战的反步兵跳雷。德军已经在应用一种专打步兵的跳雷,介于德军在东线长期处于进攻作战,大批应用地雷的情况并未几见。苏军至今还没生产这类跳雷,而且投进应用最多的是反坦克雷。

德国固然战败,他们创造了各类新式兵器被战后各国纷纷效仿,甚至中国在学会跳雷原理后,也创造了自己的反步兵跳雷。

跳雷的原理实在简略,杨明志就是按照72式跳雷为模板制作,使得敌军碰到绊线,躲匿的地雷直接被微量炸药炸到半米高爆炸杀敌。杨明志的魔改非常猖狂,一枚地雷足足可以连接八条绊线,足够笼罩半径五米的区域,而大批的破片将能杀伤五十米外的敌人。

该兵器在年初的作战时投进应用,取得了很不错的战果。只是考虑到游击共和国的战术通常为运动战与奇袭战,这类防御类兵器完整停产。

杨明志促赶到设计局,和以往很不一样,众多的设计员没人在工作。

他们在**夫的指挥下,居然在各自的工作台,参与盘点大批的文件。

“你们在干什么?已经开端筹备要带走的材料了吗?”

“是的,司令同道。”由于听到了杨明志的嘀咕,**夫麻溜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最新章节第1642章 设计局搬家,网址:https://www.tden.net/190/190937/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