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向心向德(1/2)

作品:《天煞帝女

秦营所有将士不消说,他们对他们将军的实力绝对信任。

最重要的是使得因上次的大败而对敌军生怯的众将们信心大增,更是使得他们对这个新来的主帅信心百倍。

以少胜多,以奇兵制胜向来是李君慈手段,如今,稍微出招,就向众将说明,他李君慈并非浪得虚名。

而且,这个少将军的气度不凡,对待蒋万年以及其亲兵的态度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们,都看错了李君慈的用意。

每人都暗暗羞惭。

应国公心中暗暗佩服,这个二皇子,真真是了不得啊。

他再次在这个少年身上看到了桓帝年轻时的影子。

向心力,是李君慈要的!亦是此刻这队几路人马齐聚,而且军心不一的东北大军迫切需要的。

这一战,他正是为了凝聚向心力而战的。

如今,他的目的达到了。

自此,东北大军,人人对其信服。

连蒋万年经此大大的一吓之后,亦不敢再作妖了。

这李君慈果然是个英明神武,统领全局,格局,眼光及气度俱是非凡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他看不透这个年纪轻轻的亲王。

真真是后生可畏,难怪秦大将军如斯器重他,原来不是因为他的身份,看来,绝对是因为他的实力。

看来,当初,据说秦大将军在造军山选人时,并不知道他是王子的身份,选中他后,亦没给他任何特权,他与其他人一样,绝对是从小兵一步一步升上来的这个传言非虚啊。

自此,东北大军才真真正正算是一条心。

李君慈的统帅地位,坚不可撼。

那一战之后,他说现在确实还不宜跟对方决战,时机未到,宜暂按兵不动。

他给的理由跟姚安之如出一辙。

但这一次,同一个理由,收获的效果,却是不一样。

当人们对你们实力持怀疑态度,对你的年纪资历有所偏见,看不起你的时候。

你所做的事,所说的话,他们都持怀疑,甚至盲目地否定的态度。

而当你用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让人们心服口服,心生敬佩的时候,你所做的很多事,他们才开始正视,甚至信服。

这次,众将都听他的了。

但还是有人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一:长乐军的问题,四方国群起而攻的问题。

二:粮草问题。

李君慈一一解决了。

首先:长乐军的问题,他敢肯定,长乐短时间内不敢过来。

一:短时间内,他绝拿不下洛州城,为攻这座城,双方伤亡惨重,所以长乐才打算以困死对方的形式,围而不攻。

二:他要围城,若又想向东北而来,这太冒险了,兵力分散,是危险之一,稍弄不好,就造成两边想得却又两边都落空的下场。

三:长乐和陈国毕竟是两个国家,与共他各分裂势力也是各自为营,现在不是完全一条心,他们的关系既是合作又是相互提防的尴尬状态,谁都不敢肯定,自己几尽全国之兵力而出之时,其他势力不趁虚而入,占了自己的老巢?

这种事,暴乱的时候,发生得太多了。

人心隔肚皮,不定因素太多了,所以,现在表面看来,各方虽一起对付太元,但,实际上,他们各势力亦是互相制衡的状态,大家无需太过恐慌和悲观。

这一点,从东北大乱,而各主要势力亦只驻兵而不攻,就可见一二了。

他们都还在持观望的态度。

而且,长乐若敢分兵而来,那么,他绝对会有办法让对方吃不了兜着走。

至于粮草问题,他说他也有办法。

当天,他就颁布告示,向东北各州各所全民征粮。

告示下发到各州官员,让各官员在各城中各地张贴。

附近各州各地人民群慈一听李君慈入主东北,大喜,而且,他入主东北以来的所作所为,俱大得民心,而且,征粮亦非强征,民众按意愿而行,禁止官员有任何强迫民众的行为出现。

于是,民众纷纷自愿献粮。

各州官员,目瞪口呆。

平时缴粮,那斗量米时量得高出来一点,民众都吱吱歪歪的,而且每缴粮时,各各都给得不情不愿。

如今,没有制度强迫他们了,而他们反倒慷慨解囊了。

看来,这就是威望,这就是影响力,为人者,人亦为之,得人心者,得天下。

东北人民庆幸并欢迎李君慈的到来。

而且,这个秦大将军亲自带出来的跟他本人威望差不多高的将军皇子,很得民心,他一到来,惶惶不安的民众俱莫名地感到心安。

他不仅能守住北方,甚至能收复北境,那么,他也一定能守东北。

他的到来,给民众莫名的安全感。

所以他需要什么,人们尽已所能,给什么。

将士们愿用生命来守护我们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煞帝女 最新章节第五百四十七章 向心向德,网址:https://www.tden.net/180/18075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