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灭顶之灾(1/2)

作品:《天煞帝女

两妃直到此时,才警铃大作,但,为时已晚,她们发觉,这两个人的感情,已坚固得无法撼动。

那母夜叉,枢桓教她读书识字,她跟着枢桓东征西讨,两人生死以共。

以致后来,桓帝荣登帝位之后,要立这丑女为后,众人非但不觉得不配,甚至觉得,她是实至名归。

她已脱胎换骨,成熟稳重,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心怀天下,足配站在皇帝的身边,母仪天下。

她终其一生,都得到桓帝最绝对的信任和尊重。

以致桓帝的后宫,出现了一种诡异的现象:

谁与敬德皇后起争执,谁就倒霉。

在桓帝的心里,皇后纯朴直白,没有一根花花肠子,如何斗得过那些机关算尽的女人?

所以不管是谁与敬德皇后起了争执,桓帝都无条件的站在皇后一方,他认为皇后绝对没错,全是对方的错!

以致桓帝的后宫,皇后绝对为尊,嫔妾们,从没有出现过恃宠生骄,危及主母之尊的情况出现。

所以说,在这一局苏杨两家两代女人的后宫混战中,没有胜出者,她们两败俱伤,不分胜负。

不过严格点来说,苏家女胜。

因为,风水轮流转,这次母凭子贵的是苏家女,她生了个好儿子:李愿景。

敬德皇后死后,建议桓帝立苏女为后。

皇后此为,是因为皇后无子,而据她观察,苏妃的儿子李愿景可堪大用。

这与桓帝所见略同。

于是桓帝毫不犹豫地立了苏女为后,但,暂不立太子。

因为,李愿景非嫡非长。

不仅非嫡长,他甚至很靠后,排在第九。一提立他为太子,众臣吱吱歪歪。

皇后刚逝,皇帝心中正难过得紧,就没心管这个,于是册立太子之事,就暂时搁下了。

这样一搁就搁出了变故。

半路杀出了个杨妃。

她一出现,马上扭转战局,不仅扭转了后宫战局,连朝堂战局都因她而反转,苏丞相罢官回家耕田去了。

于是,出现了,杨家女在后宫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

当时,杨家,朝堂上家人位高权重,后宫,一太后,两贵妃,一太子,帝心又独在这一方。

反观苏家,朝堂没了人,后宫,一个战败的太妃,一个几乎没有存在感的不受宠的皇后。如此战绩,实乃历史最差,真真是败惨啦!

就在人们认为这一战最终依然是杨家女笑到最后的时候,却忽的,乾坤倒转,天翻地覆,杨家如广厦瞬倾,哇啦啦地,眨眼之间只余断井残垣!

过往的辉煌如一场幻梦。

杨家为何会落得如此惨淡的收场呢?

这得从幼太子一周岁之时说起。

当年,幼太子生了一场重病,幼儿得病是最让父母焦心的,尤其是久病不愈的那种。也是最让大夫烦恼的,因为是幼儿,不扛药,所以药不能用重。

这太子的病,迁延日久杨贵妃心急如焚,关心则乱,急病就乱投医,医者不行,就寄望于鬼神。

这是人之心理常情。

眼看着白白嫩嫩,圆嘟嘟,欢乐爱笑的一个孩儿,日渐消瘦,没精打采,杨妃心如刀绞,这时,宫中就很适时地传起了各种流言。

当然,这两种流言是苏太妃与苏皇后一方传出来的。

流言说孩子久病不愈大多有两个主面的原因:一,八字身弱但外福太重,他承受不了。意思大约跟成人所说的:德不配位,一样样的道理。

刚出生不多久的人儿,万千宠爱,还封了太子,这福太过了,他消受不起。

二,就是父母做了缺德事,报在了他们最钟爱的儿子身上,要消除这些孽障,恐怕非求神拜佛无法消除了。

杨贵妃已急得没法,稍有一点希望都不放过,于是她要皇帝废了太子,说他儿子还,受不了这份福气,太子位谁爱当谁当。

这不胡闹吗?皇帝和太后都不同意,说她想太多了。

太后与皇帝见她疑神疑鬼的,就在宫里设坛,请来皇觉寺的比丘尼们,日夜为幼太子念经祈福。

某日,杨贵妃问主持:婴孩久病不愈会不会是父母做了错事,报在了孩的身上?她还让主持看看孩子,看是不是有什么脏东西附在太子身边不走,太子的病才一直不会好?

主持看了太子后,没有正面回答她的话,只安慰她说比丘尼们日夜为太子颂经祈福驱驱邪,不论什么太子遇到什么阴孽障,她们都将尽力为他消除的。

还暗示她,说若她还不放心,或希望太子尽快好,可以双管齐下,她进皇觉寺忏室向佛忏悔,把心中能想到的过失比如因自己吃肉而亡的动物,或自己走路心而踩死的生灵等,向佛忏悔,忏悔好后,再在寺中供一盏灯,这样就会得大功德,有助太子病情。

稍有一点希望,贵妃都会抓住,于是,主持陪着她到了皇觉寺。

她依言进忏室忏悔,忏悔前,她让近侍细细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煞帝女 最新章节第四百九十章 灭顶之灾,网址:https://www.tden.net/180/180758/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