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四面合围(1/2)

作品:《隋末暴徒

转眼间已至大业五年三月,距离左路军更换主帅已经过去小半年时间。

在此期间,河西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年末的时候,张定和率领左路军挺进河津城,杨师道和李元恺的第一军追击吐谷浑人至赤水城,大败敌军斩首三千余,俘获敌兵四千余,其中包含吐谷浑王族、大小将领官员二百余人。

宇文述的右路军则兵进曼头城,大破吐谷浑仙头王三万敌军,迫使吐谷浑人往西海东北方一带逃窜。

伊吾太守刘权和突厥兵马攻破吐谷浑王城伏俟城,吐谷浑步萨可汗慕容伏允率军往东逃亡。

至此,吐谷浑盘踞多年最重要的四座大城全都落入隋军掌控之下,河湟之地的吐谷浑势力基本被清除干净,这片镶嵌在西北大地水流充沛土壤肥沃的明珠宝地,重归中原王朝治下。

不过,作为临战指挥的大隋皇帝杨广,显然没有料到此次进兵会如此顺利,以至于让他对几场大胜之后的部署有些不完备,更没有想到步萨可汗兵败之后会反其道而行之,他没有向西逃,而是往东湟水城隋军腹地方向逃来。

步萨可汗和仙头王合兵一处,攻破了隋军西进兵力空虚之下的临羌城,破了宇文述右路军的老巢,然后马不停蹄一路穿越长宁谷,翻越星岭逃往车我真山一带。

车我真山便是今天的青海大通山,乃是祁连山东段支脉,与祁连山之间夹着一条浩亶河,也就是今天的大通河。

浩亶河乃湟水支流,但其长度和流量却与湟水不相上下,同样是河湟谷地最重要的水系之一,与黄河、湟水共同构成了这片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域。

车我真山一带地势险要,平均海拔三千至三千五百米,四千米以上海拔地域多以冰原为主,最高峰海拔近五千米。

这片山脉乃是一处天然优质牧场,此时又正值开春,水草充沛,虽然天寒地冻,但吐谷浑人世代在此放牧,早已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变化,步萨可汗率领十余万兵马退守此处,可谓是险中求生走了一步妙棋。

吐谷浑大军竟然从眼皮子底下溜走,杨广气得拍桌子,骂得身边一众王公将军抬不起头来。

好在这时懂事的宇文述上表请罪,主动将临羌城被破的过失揽在自己身上,杨广下旨小小的痛斥一番,就顺势免除了宇文述右路军行军元帅之职,然后直接解散了右路军,将兵马分给一众大将统领。

明眼人都知道,宇文述这是在替天子扛下过失,天子坐镇湟水总览八方兵马,大军西进造成后方空虚,又没有及时派遣兵马驻防,这才让吐谷浑人钻了空子,在东西两面大隋兵马的包夹下,硬生生的找到一条逃生之路。

这是天子部署决策上的失误,但过错可不能真的算在杨广身上。

宇文述虽然替天子背了锅,被免了职,但却成功博得天子欢心,没看他虽然没了行军元帅的职务,但左翊卫大将军的本职可一点没动,留在天子身边参赞军务出谋划策。

替天子背锅的机会可不是谁都能轮得上的,别人羡慕宇文述都还来不及,等回到洛阳论功行赏,他的功劳照样不会少。

没有逮到步萨可汗,杨广也很快做出了反应,他令右屯卫大将军元寿屯兵长宁谷金山,令右侯卫大将军段文振屯兵覆袁川,令殿内监杨义臣屯兵琵琶峡,令玉门关镇将张寿屯兵泥岭,从四面八方将步萨可汗和十余万吐谷浑残军围困在车我真山。

左路军则奉命北上,过临羌城顺着西川河直抵车我真山东南方向,参与大军合围。

四月初的时候,张定和率领左路军顺利抵达预定位置,五万大军驻扎在一片地势平缓的丘陵地带,这里右靠琵琶峡,乃是西川河和长宁川水的发源地。

经过小半年时间的相处,李元恺对于张定和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

此人行军打仗在李元恺看来也就是中规中矩,并无特别出彩之处,不过此人的为官之道倒是让李元恺大开眼界。

张定和接任左路军行军元帅不久,就显露了他一贯强势自负的作风,军中大小事宜他都要过问,隔三差五就要把各军主将亚将叫去训话。

这些都还不算,最让李元恺啧啧称奇的,是张定和将早请示晚汇报的一套发挥到了极致。

张定和派往湟水天子行营请示的军使,那是三天一小趟五天一大趟,几乎每日都有从湟水往返的军使回来,这幅场面从张定和入驻化隆城开始,一直到左路军屯兵车我真山都没有间断过。

张定和不仅频繁派遣快马往返大军驻地和湟水城,连他自己每隔半月必定要亲自跑一趟天子行营。

大军过道临羌城的时候,张定和让杨师道率军先行,自己则带着亲随不辞辛劳跑到东边七百多里处的湟水城见天子,呆了数日后才又匆匆赶赴车我真山与大军汇合。

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张定和却坚定地秉持着军中大小事宜务必让天子在第一时间获悉的真理。

左路军将官私下里笑称,就算军中哪匹战马跑肚拉稀,恐怕隔日消息就会传到天子耳朵里。

杨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隋末暴徒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六章 四面合围,网址:https://www.tden.net/155/15510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