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水中捞人(1/2)

作品:《书生几多情

从县城到清河中学四十多公里,简易的山间公路本来就崎岖不平,加之前天的大雨,泥泞难走。 颠簸了三个多时,中午十二点过,陈由红到达他新的工作地点——清河中学。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正在排队打饭,看见拖着行李的拖拉机停在院子里,呆头呆脑的学生都带着好奇的眼神驻足观望。几位穿着朴素的老师似乎明白过来,没等陈由红下车,老师和同学们就围了过来。陈由红一边跳下车,一边拿出介绍信递给一位年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的男老师。年长的老师看了一眼介绍信,高声地喊着“马校长!新调的陈老师到了。”话音刚落,马校长从教室跑了出来。“欢迎!欢迎!一路辛苦!”马校长一连声地,紧紧的握住陈由红的手,“早听你是高材生,书教得好。来我们这儿,委屈你了!”她扭头对身边的几位老师“快帮忙把陈老师的东西搬到房间去。”边忙活边声对陈老师“条件差,你将就点。”马校长是位女校长,三十多岁,穿着得体,身材匀称;笑靥如花,待人热忱。陈由红的失落感一下子消去了不少。

学校由两栋土木结构的瓦房和一间食堂组成,南北各一栋。一楼是教室,二楼靠北的住着教师;靠南的住着学生。陈由红住在北栋二楼中间的一个房间。老师的住房下面是三间教室,西当头是食堂。安顿好了,下午剩余的时间他准备到学校周围转一转。

学校四周高山耸立,他缓步登上学校后面的山墩。放眼望去,学校坐落在一条古河道的东头,西头是一长片水洼,古河道的遗迹仍然清晰可辨。现在的河道在学校的东头下切有五十来米,自北向南直接冲开了原来横亘在前面的巨大山体。自然的力量是多么不可思意!陈由红更加感觉到自己的渺。学校的南北各有一栋房屋,中间是狭窄的院子。东头的崖边长着两棵高大的松树,树枝上有几只喜鹊做的窝,喜鹊不时在空中盘旋起落,有时飞到他头顶的上空低空盘旋,能清晰地看清喜鹊的黑色的长喙和浅黄的脚爪,“喳、喳、喳“发出响亮悦耳的叫声,似乎在欢迎他这个新来的大山的成员!

明天就要给学生上课,校长安排他教初中的语。清河中学有七个班,五个学班,两个初中班,学生只有一百八十多名。十个教师没有集体办公的地方,各自的房间既是卧室又是办公室。学校没有通电,老师和学生都点煤油灯照明。陈由红领来教科书、参考书、备课本、煤油灯。吃晚饭后就没出宿舍门。在暗淡微弱的煤油灯光下,他有些不适应。明天是到新学校后上第一次课,他认真的备课,不敢马虎。一直以来,他牢记着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教书育人,更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

夜已经很深,他准备上厕所后休息。这栋楼没有厕所,厕所在校园的东北角。之前没有准备手电筒,他借着月光,摸索着往楼下走去——“咚、咚、咚”脚步虽然不重,落在木板上仍然发出很大的声响。陈由红看着这深邃的夜空,听着这咚、咚作响的木板声,心里隐隐作痛。

第一课《浣溪沙≈#8226;和柳亚子先生》,主席在建国一周年写的词,只有四十二个字。正式讲课之前,陈由红对学生作了简单的激励演讲:“……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同学们!我们共同上好每一节课,为不悔的青春——发奋读书!”这是他的特点,每一个学期的第一节课,他都有这么一段开场白。

讲课开始,他从背景到词义循序渐进,三十二个学生全神贯注地听着,其实学生们似懂非懂。他们更多的是在揣摩这个年轻的新老师。用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讲课,学生感到新鲜。

一个星期。他对他的学生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生活拮据,淳朴诚实,学习基础很差。好的是他们还听话,愿意学。他不能放弃他们,他要用更多的时间辅导他们,他有一颗热爱孩子,矢志不渝的心地。学生们知道他严厉,要求高。他们虽然有些怕他,但还是喜欢这样的老师。

今天周末,轮到陈由红值日。吃完中饭,学生就放假回家。集合的铃还没响,校园里已经站了一大片人,叽叽喳喳的讲话声,彰显出他们回家的急切心情!

“立正!”

“稍息!”

“同学们,回家在路上要注意安全……明天下午按时到校。”他用普通话大声的训话,引来学生一阵阵低笑。站在学生后面的校长也露出善意的微笑;在大山里,还没有哪位老师在这种场合用普通话讲话。听起来有点别扭。

放学后,向北走的学生不需要老师送,不过河。向南走一里多,要过一条河,就是清河。清河水陡涨陡落,水势汹涌。在这里,大人、孩被山洪冲走不是什么稀奇事。所以,每次放假,值日老师都要护送学生过河。河道有七、八米宽,河中间一字安放着高大的石墩,水不是很深,但还是翻滚起白色的浪花。五、六十个学生依次过河,大同学几个箭步就撩过去了,同学则心翼翼地一个石墩一个石墩的挪。

“哎哟!”

一声尖叫,一个女孩掉到水里。时迟那时快,陈由红像子弹一样冲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生几多情 最新章节3.第二章 水中捞人,网址:https://www.tden.net/15/158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