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致虚守静(1/3)

作品:《秋宵梦觉

北部湾的海鲜味道的确不错,张叔叔吃得很是满意,席间也问了一下两个小辈目前的工作情况,徐亦达和蒋欢一一道来。 us徐亦达所在的期货公司表面上看着风光无限,其实危机重重,之前从房地产市场上沉淀下来的各路资金最近在陆续撤离北海,公司的客户和交易都在萎缩,去年公司购入的几个席位,原来升值了一些,但是现在看也面临着整体行业的治理整顿,大家都预测到国内目前众多的商品期货交易所也许最终会关闭或者合并到几个大的城市里来,这样才能保证相应交易品种的活跃度和人气。而蒋欢所在的外贸公司多年以来一直就不景气,紧紧靠着那些租给外单位的租金维持生存,每月的工资真是可怜巴巴。

张叔叔听到两人如此讲述,眉头却逐渐紧锁起来。他又问了问周叔叔的情况,徐亦达也简单介绍了一下。

周叔叔家那边,最近徐亦达去的次数本来就很少。不过他也能察觉到,随着那轮地产热潮的快速褪去,北海市官场的动荡也开始激烈起来,最初那届市委市政府班子里陆续有人落马,出事的副市长就有好几个,而最初主政的市高官和市长都已经在95年就分别去职调往首府南宁了。周叔叔出现在市里新闻媒体的次数也少了很多,整个人现在都比较低调。况且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就算已经任职第二届班子成员了,周叔叔却连市里的常委都不是,最多只能是列席市里最重要的常委会议,所以周叔叔在市政府的权力也其实极其有限。

徐亦达补充到,其实周叔叔工作作风比较粗暴,面对下级在工作上的疏漏和错误,他总是不留情面地严厉训斥。同时他又刚正不阿,两袖清风,面对一些主动上门来的利益寻租,他总是不留情面,直接拒绝。但是毕竟官商界各种利益庞杂,盘根错节,当他拒绝某些利益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挡住了某些人的发财之路,从而得罪了那些人。不过任何事情总有正反两面,那些做了贪腐之事的官员往往留有后患,轻则违纪罢官,重则双规下狱,至少也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而周叔叔这种清廉作风倒也是落得为人清净,也算大智若愚了。

另外,别人当领导总会把身边人照顾好,比如把跟着自己的秘书、亲属等人,多少能安排或者提拔一下。而周叔叔在这方面却疏于考虑,自己的秘书小王多年来职务没有任何晋升;亦达自己去科技情报所的事情最终没搞定,去参加日本研修生的考试也未能如愿;甚至今天上午司机小马师傅的表现,其实也能看得出小马也是多少有一些不满情绪。亦达后悔地说着:“早知道,我给马师傅准备上一条香烟了。”

张叔叔摆摆手说:“罢了,咱们就不管小司机了。不管如何,北海这里风景不错,也谢谢你的一路相陪了。”

第二天张叔叔离开了北海,临别前他跟亦达交代说,如果亦达回河南老家,也代问老徐和何慧芳好,他又要了徐亦达的通信地址,然后告辞而去。

没过多久,张叔叔从洛阳那边寄了封信到了徐亦达手里。信封上的笔迹工整俊秀,打开一看,里面的信笺上却是张叔叔那流畅秀丽的小楷。张叔叔信里说到,此次北海之行,见识到了西南海疆的壮丽景色,也感谢亦达的热情接待。而回到洛阳之后,他慎重思考后,觉得自己作为负责任的长辈,还是特意要费些笔墨来勉励亦达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争取考取研究生,早日离开北海。他观察到北海市虽然风景不错,但是城市面貌却已经远远落后于深圳、上海和首都北京。不说那些到处都是的烂尾楼,实在是有碍观瞻,短时间内实在看不出发展前途,北海与一线城市的发展差距已经在迅速地拉大,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更重要的是,他观察到的北海人身上却都是些没落安逸、不思进取的精神面貌。而相比之下,其他城市的年轻人都在只争朝夕,努力拼搏和不断进取着。一直以来,张叔叔都很是欣赏亦达,但是如果亦达继续留在北海,十有会虚度青春,浪费芳华,留下遗憾。所以他建议亦达应该积极转变思想,尽快通过个人奋斗,来创造自己的幸福未来。

这封信徐亦达细细读了好几遍,放下信件后,徐亦达陷入到深深的思考之中。他突然觉得张叔叔的拨实在是讲得有道理,现实可能的确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了。毕竟自己毕业后进入到北海来,先是分配到厂里的一线从事化验工作,再自己跳槽出来去了期货行业。从小局面讲,自己有了一些一线和基层的工作经历,后来停薪留职后,厂里也给他办理了一个初级工程师的职称,自己进入期货行业后也提拔到管理岗位上,应该还算是有所进步。但是如果把个人放到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自己也许已经落伍了。大学同学里的很多人已经陆续考上了研究生,几个学霸比如周裕峰、杨晨等已经考上了博士。除了继续搞科研之外,其他同学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也都在不断前进,而想一下自己的职业未来,徐亦达却还真是有些迷茫了。

这年春节徐亦达和蒋欢去了南宁大姐家过年。除了吃吃喝喝之外,姐夫还找了几台车子来,载着大家跑去了上林县郊区的一个溶洞景来玩。这个景叫大龙洞风景区,当地被称为“龙湖洞天”。景区由大龙湖和大龙洞两部分组成。大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宵梦觉 最新章节第三十八章 致虚守静,网址:https://www.tden.net/128/128549/74.html